![]() |
|
|||
1927年12月,朱雲卿在桂東隨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一團第三營從茶陵上井岡山。不久擔任該團參謀長。1928年4月,朱德率領的南昌起義保存下來的部隊和湘南農軍與毛澤東率領的工農革命軍在寧岡魯市會師。5月4日,兩支部隊合編成工農革命軍第四軍(6月改稱工農紅軍第四軍)。原工農革命軍第一團編為第四軍第十一師三十一團,朱雲卿擔任團長。
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剛剛成立,就粉碎了贛敵兩個團的第二次"進剿",佔領了永新城。1928年5月中旬,贛敵又發動第三次"進剿"。毛澤東向作戰部隊通報了敵情:此次"進剿"之敵為第二十七師和第九師共六個團,第二十七師師部,七十九團和第九師二十七團一個營駐永新縣城,其餘五個團位於禾水河以南,企圖集中優勢兵力,強行突擊寧岡,與我決戰。毛澤東要求部隊據情相機擊破永新之敵,以粉碎敵人的"進剿"。朱德收到這一通報,立即召集營以上乾部會議研究,朱雲卿發言說:永新之敵兵力較弱,又是敵人指揮機關、後勤基地所在地,打掉敵人指揮機關,繳獲敵人的輜重,敵人的"進剿"就可打破。決心下定後,部隊立即出發,急行軍130裡,第二天凌晨3時前衛部隊進入涅田,摸掉了挨護團的哨兵,團丁們竄向永新,報稱涅田來了共產黨游擊隊。敵七十九團團長聽說來了游擊隊,主動率部"出剿"。
5月19日下午2時,在草市坳與工農革命軍相遇,經過一番激戰,敵大部被殲,敵團長見大勢已去,馬上組織殘部突圍,誰知敵人剛一衝到一座橋的橋頭,就被埋伏在這裡的朱雲卿率領的第三營截住。三營的三挺機槍對著企圖突圍的敵人一齊吼叫,當即將敵團長擊斃,殘敵紛紛繳械投降。接著,工農革命軍向永新城攻擊前進。敵兵向正在打麻將的二十七師師長楊如軒報告,楊不相信小小的游擊隊能來得這麼快。當夜,工農革命軍攻入縣城,將敵二十七師總指揮部和守城敵軍全部殲滅,第二次佔領了永新,粉碎了贛敵的第三次"進剿"。
不久,湘贛兩省的國民黨軍對井岡山根據地發動第一次"會剿"。湘敵位於故縣、茶陵、郝縣地區,按兵不動,觀望等待,贛敵第九師和第二十七師殘部共五個團,由吉安出動,在佔領永新城後,派出三個團兵分兩路,向龍源口逼進,企圖攻佔寧岡。6月23日,紅二十八團搶先佔領老七溪嶺,朱雲卿率三十一團一營和機炮連,與二十九團一起,在新七溪嶺阻敵,經過激烈戰斗,反復衝殺,終於將楊池生裝備精良,戰斗力較強的二十七團大部殲滅。紅二十八團在擊潰老七溪嶺敵兩個團後,接著直插敵後,與新七溪嶺正面攻擊部隊在龍源口拱橋上會合,圍殲了退至龍源口之敵,第三次佔領永新城。
龍源口大捷後,朱雲卿奉命率三十一團往吉安等縣做群眾工作。
1928年7月上旬,湘敵第八軍吳尚部兩個師由茶陵經酃縣向寧岡逼近,7月中旬,贛敵第六軍胡文斗部6個團。王鈞、金漢鼎部6個團分頭向永新逼進,向井岡山根據地發動第二次"會剿"。毛澤東決定分兵兩路,一路由朱德率領紅二十八、二十九團直取酃縣,爾後攻茶陵,調動湘敵,以便殲敵於運動之中。朱雲卿率三十一團跟隨毛澤東赴永新,阻止贛敵與湘敵會合。為加強組織指揮,組成了南路、北路、中路三路行動委員會,朱雲卿為中路行動委員會指揮,何挺穎為政委,轄三十一團團部、特務連和第九連,以及西鄉赤衛隊、暴動隊等,迎擊由吉安方向來犯之敵。朱雲卿和何挺穎帶領部隊,首先發動群眾,把所有的糧食、器具、牲畜全部隱藏或轉移到山區,凡敵人要經過的主要交叉路口都埋下地雷,設下障礙,大路兩邊,村前村後寫上標語口號,並組織小分隊,配合赤衛隊、暴動隊到處游擊。贛敵不時遭紅軍襲擊,天天損兵丟槍,想和紅軍決戰,卻找不到目標;然而放眼四望,大小山頭紅旗招展,山林深處軍號嘹亮,人喊馬嘶。敵人軍心浮動,士氣沮喪,欲進不得,欲退不能,只好困守在永新城附近30裡內,完全處於被動挨打地位。25天後,朱雲卿根據毛澤東的部署,纔率部撤出永新。
8月下旬,毛澤東率領三十一團三營到湘南迎還紅軍大隊。朱雲卿帶領三十一團一營和三十二團留守井岡山。湘贛敵軍又以4個團向井岡山進犯。妄圖乘虛摧毀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並迫使我紅軍大隊無法返回。朱雲卿和何挺穎在大井召開有地方負責同志和連以上乾部參加的緊急會議。會上,何挺穎傳達了毛澤東關於堅守井岡山的指示,說明堅守井岡山的重要意義和戰勝敵人的有利條件,提出誓死堅守井岡山,與"大小五井共存亡"的戰斗口號。接著,朱雲卿介紹了敵情,下達了作戰命令,劃分了作戰任務:一連配置在哨口兩側,為主要防御方向,負責阻擊源頭方向進犯之敵;三連兩個排配置在北側,負責阻擊茅坪方向進犯之敵,一個排為營預備隊,配置於指揮所附近,特務連為總預備隊;二連留在三灣、汗江、九陂地區繼續游擊,發動群眾,襲擾和牽制敵人。會後,各連分頭作了殲敵准備,地方負責同志組織根據地的赤衛隊、暴動隊和革命群眾積極參戰。人們修工事,背糧食,擔任警戒,並日夜將趕削的竹釘,插滿黃洋界四周,築下一條人民戰爭的"竹釘防線"。
8月30日凌晨,濃霧漫山。8時許,濃霧漸散,敵人開始進攻。因為山路狹窄陡峭,兩側又設置了竹釘,敵人兵力難以展開,只能一個一個往上爬,待他們一個個進入有效射程時,朱雲卿一聲令下,紅軍的各種火器一齊開火,礌石滾木像奔瀉的山洪,從山頂一直滾到山下,敵人躲閃不及,傷亡慘重,丟下大批死屍退了下去。接著四個團的敵人又組織了兩次衝鋒,都被紅軍打得落花流水。下午,敵人孤注一擲,在集中全部火炮向黃洋界轟擊的同時,又一次發起衝擊。在這關鍵時刻,朱雲卿把放在留守處修理的一門迫擊炮調到前沿陣地助戰,一顆炮彈正好擊中敵軍指揮所,當即炸死炸傷十多人,敵團長陳紀良亦受重傷。這時,紅軍陣地上吹響了衝鋒號,各山頭的革命群眾,一邊放起假機關槍(鐵桶裡放炮竹),一邊用礌石滾木向敵群砸去。敵指揮官以為是紅軍大隊回來了,當夜倉皇遁逃。朱雲卿率部奮起追擊,邊界各縣地方武裝也紛紛出動,待敵軍逃回茶陵時,沿途又留下數百屍體和傷號。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粉碎了湘贛兩省國民黨軍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第二次"會剿",保衛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毛澤東在率領紅軍大隊回師井岡山的途中,聽到了這一勝利消息,非常高興,欣然揮筆寫下了"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的著名詩篇。(葉慕安)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