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按照市行政審批管理辦公室《關於在市和區縣行政許可服務中心開展『2010年加快開放型經濟發展服務月』活動的安排意見》(津審〔2010〕13號)及南開區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區招商與合作交流辦,區對內、對外開放辦擬定的南開區2010年加快開放型經濟發展服務月活動方案的通知》(南開政辦發〔2010〕15號)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區行政審批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審管辦)高度重視,積極組織,緊密結合實際,認真組織開展了『加快開放型經濟發展服務月』和『提高行政效率與優化投資發展環境諮詢服務接待日』活動。活動期間,共接待公眾諮詢5235人次;接待諮詢數量5420件;解答問題5296個;現場審批辦件5000餘件;幫扶128戶企業解決了疑難問題。
認真動員部署營造活動氛圍
6月初,區審管辦制定了《『2010年加快開放型經濟發展服務月』活動方案》(南行審[2010]48號),向全區各行政審批主體部門印發了服務月活動安排和部署,並提出了服務月和服務接待日活動的各項具體要求。
6月11日,區審管辦在行政許可服務中心(以下簡稱許可中心)組織召開了2010年加快開放型經濟發展服務月活動動員部署會,副區長牛清報出席並講話;全區35個行政審批主體部門分管領導或首席代表參加了會議。
會上,區審管辦對開展2010年加快開放型經濟發展服務月活動進行了動員部署,對『提高行政效率與優化投資發展環境諮詢服務接待日』活動進行了具體安排。牛清報向各部門提出了要高度重視,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務求實效;加強宣傳,顧全大局;相互配合、總結提高的具體要求。
區審管辦及工商、稅務、衛生、質監等部門通過各種不同方式積極宣傳服務月活動及服務內容,強化了『審批就是服務』、『天天都是服務日,事事都要高效率』的意識,使『主動服務、超前服務、全程服務』的理念,成為進駐許可中心每位工作人員做好審批服務工作的行為准則,積極營造了『人人都是投資環境,事事都是發展環境』的良好氛圍和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的濃厚活動氛圍。
集中接待服務確保活動實效
6月11日,區審管辦按照市審批辦『市、區統一動作,部門協調配合,上下左右聯動』的活動要求,在許可中心組織了提高行政效率與優化投資發展環境諮詢服務接待日活動。常駐許可中心各部門分管領導分別深入本部門窗口,集中受理企業公眾諮詢、辦件,宣講服務舉措,幫助解決企業難點問題;委托受理部門分管領導及相關科室負責人也在許可中心委托受理室集中接待來訪諮詢,為企業公眾答疑解難。
接待日活動中注重實效,不走過場。各審批部門分管領導親自坐鎮、接待諮詢,答疑解難,受到了企業公眾的充分肯定和好評。統計,服務接待日活動當天,共接待諮詢公眾495人次;接待諮詢數量469件;解答問題347個;現場審批辦件248件;幫助11戶企業解決了各類難題17個。
突出活動主題服務各具特色
服務月活動期間,各行政審批主體部門緊緊圍繞『簡化辦事程序,提高服務效率』的活動主題,進一步規范審批事項,簡化審批環節,改進審批形式,開設『綠色通道』,采取有效措施,尤其是對區內重點建設項目主動上門服務、超前服務、跟蹤服務措施等,推動活動取得實效。
工商南開分局6月11日召開了服務月投資環境座談會,向企業宣講工商部門在『解難題、促轉變、上水平』活動中新出臺的各項政策法規、服務舉措,積極聽取、認真征求企業對工商政策環境及辦件服務的意見和建議;投入近5萬元,在業務量較大的工商『辦事窗口』整體安裝了叫號排隊系統,方便了申請人辦件,提高了辦事效率。
區國稅局分管局長帶領稅務一所、法規科、監察室等部門負責人在許可中心現場集中辦理,宣傳稅收法律法規,活動當天共受理諮詢28人次,辦結稅務登記設立、變更40餘戶,並規定每周一、三、五上午派相關科室的科長到許可中心『辦事窗口』值班,接受申請人的諮詢,解決辦稅難題。
區地稅局為『辦事窗口』新聘用了三名高學歷、高素質的年輕協勤人員;優化調整了部門工作流程和工作分工,保證了前臺接待井然有序;局裡還考慮到窗口工作量大,耗材多,優先保證了對『辦事窗口』的硬件設備的補充和更新。
區衛生局『辦事窗口』嚴格按照審批程序,認真落實『一審一核、現場審批』的工作要求,在服務月活動中辦理許可證照130件,其中新辦證30件,許可延續、注銷和變更100件;紮實落實『一事一評議、一事一回訪』的要求,堅持對辦結的審批事項進行評價反饋和跟蹤回訪,滿意率達100%。
區市政『辦事窗口』將行政審批工作實行計劃目標管理,把事項審批、現場管理與恢復路面結合起來,提高了行政效能;行政審批事項收費在許可中心統一收繳,資金使用仍按原渠道辦理;對行政審批事項及其依據、范圍、要件目錄、程序、期限、收費標准和示范文本等信息,在許可中心審批辦理場所進行公示,並通過許可中心審批服務網及該局網站向社會公開。
區質監局窗口主動壓縮代碼證新辦、變更、換證、遷入、補證等事項的辦結時限;在原遷出、年檢、廢置的基礎上新增查詢這一立等可取事項;對於申請人同時發生兩項以上審批事項的,原則上將兩個事項合並收件辦理。
區房管局『辦事窗口』對外發布了物業管理辦件郵箱,申請人可自行下載申請表格,方便了申請人;向社會公布了審批辦件人手機號,隨時接受申請人的諮詢。服務月活動期間,共接受諮詢20餘次;主動深入到三級暫定超期企業,並與市局溝通,特事特辦,為企業辦理相關資質審批,受到企業好評。
強化審批舉措推進審批提速
一是推進職能歸並。以機構改革為契機,調查部門審批職能內部歸並情況,為區編辦確定『三定方案』提供參考依據。經過努力,35個審批部門中已有17個部門正在將審批職能進行歸並,6個部門已整建制進駐許可中心。
二是狠抓事項清理。經過清理調整,全區行政審批事項減少22.73%;進駐許可中心事項進駐率達90.91%;減少審批要件17.15%;壓縮審批時限47.55%。
三是落實現場審批。推進首席代表進駐及授權,23個部門的27名首席代表重新簽訂了《現場審批授權委托書》;160餘項審批事項做到了現場審批,現場審批率達到98.24%;推出了立等可取即辦件113項。
四是擴大網上辦理。改造提昇審批服務網絡,擴大網上辦理比例,網上辦理比例達52.35%。
五是深化告知承諾機制。在去年『保增長、渡難關、上水平』活動中推出的審批服務新舉措在今年的『解難題、促轉變、上水平』活動中又得到了深化,有20個部門26個審批事項做到了告知承諾審批,為銀石大廈等項目和18家企業提供了服務。
完善服務機制形成完整鏈接
一是完善聯審機制。建立了投資項目聯合審批預審機制,啟動了『四位一體』(即:一窗接件、審批時間和自然時間雙限時、效能監察登記、幫辦領辦服務)高效辦理機制,多次召開聯審推動會,主動、上門、超前、跟蹤服務重大投資項目,促使項目快審批、早落地。
二是試建街道中心。經過調查摸底,確定了在水上公園街建立街道行政服務中心試點,推進行政審批與便民服務向基層延伸。
三是強化全程服務。深入街道辦事處推動審批後期全程服務(照後服務)暨企業信用評估機制建設,為相關部門和街道辦事處提供企業設立信息260戶。對擬外遷企業提前介入,做好外遷及挽留工作。
四是健全監督機制。通過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作為行政審批監督員,在許可中心大屏幕上每天滾動播出辦件信息,維護區政府信息查閱中心良性運轉,在政府網站公開176條行政審批服務信息,在門戶網站上公示辦事流程等,進一步展示服務理念,強化公眾監督,加大社會各界對行政審批工作的監督力度,提昇服務水平和行政效能。
五是優化服務環境。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公開、透明、廉潔、高效的工作作風,對審批窗口進行標准化建設和實行規范化服務;通過協調區綜合執法局、交警南開支隊多次對許可中心外環境、交通秩序進行治理;經過凱興物業修繕外沿等,保障了外圍秩序順暢,內部秩序井然;強化安全生產,會同相關部門對辦公區域進行全面安全檢查,特別是對水電設施、消防器材及食堂衛生等關鍵節點進行重點查驗,排查各點位安全隱患,為企業公眾提供了規范、優良、和諧的審批服務環境。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