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省物價局委托晉中市物價局組織召開平遙古城門票價格調整聽證會。平遙古城將召開由各方組成的門票價格調整聽證會,初步了解,將上調25元。(7月7日《央廣新聞》) 就在此前輿論對平遙古城『一年公務接待近10萬人次,僅門票一項就少收入1200多萬元。而近10萬人次公務接待的吃、住及禮品開銷,更是不好統計的天文數字』充滿同情時,在人們為『古城開發所需的新城開發及古城搬遷,至少還存在20多億元的資金缺口』獻計獻策時,筆者就曾擔心平遙古城『哭窮』之下產生漲價衝動。果不其然,在不足兩個月的時間內,山西平遙古城門票價格擬上調至125元。 就筆者的觀察,前面的『哭窮』恐怕是這次門票價格上漲的『前奏』,而且還是一出『苦肉計』,其根本目的是為這次門票價格上漲『鋪路』和『開道』。恐怕門票價格上漲纔是這次『苦肉計』的高潮所在。只是可惜了輿論為平遙獻計獻策的熱情和公眾對公務接待的義憤——我們的熱情和義憤,僅僅充當了平遙漲價的一個工具。 這意味著普通游客將變成給公務接待『買單』的人,而門票價格上漲就是把公務接待的成本轉移到了游客身上。如此的成本轉移,恐怕是那些建議平遙學習『巴中白廟鄉』的人士沒有想到的吧? 按照上述邏輯,平遙的這次價格調整聽證會只不過是與其他絕大部分『聽漲會』相似的一種『例行公事』罷了,因為當平遙說出『因缺乏保護資金導致城牆坍塌。而為古城開發所需的新城開發及古城搬遷,至少還存在20多億元的資金缺口』時,在筆者看來,漲價已經是注定的結局,而所謂的『公務接待』僅僅是景區一個巧妙的借口罷了。從目前看,人家壓根就沒想要取消『公務接待』,就算想,估計也很難擺脫得了。 想要填補資金缺口,卻不去堵塞管理漏洞和消除不恰當的『公務接待』,把游客當成『搖錢樹』的行事就在所難免,甚至還將愈演愈烈,更何況,此前已有不少借著『維護』名義大肆上漲門票的景區『可資借鑒』了,對這樣的『社會經驗』,我們早已不再陌生了。(朱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