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浙江在線07月09日訊
昨天上午9點,走進南湖區解放街道菜花涇社區,盡管太陽有點『毒』,可七八個高中生模樣的大男孩還在打著籃球,汗流浹背卻玩得不亦樂乎。
籃球場東側的籃球架上掛著一則告示,落款時間是6月22日。內容為:為保證周圍居民的正常休息,為活躍文體生活,現對籃球場使用時間特作如下規定,上午7:30至中午12:00,下午2:00至晚上8:00。請各位球友務必遵守上述時間,如有違反此規定,社區只能拆除蘭(籃)球架。落款為菜花涇社區。
社區乾部說,為了這個籃球場,社區乾部沒少操心。
社區有了籃球場作為解放街道命名的『體育社區』,去年上半年。
菜花涇社區是個有20多年歷史的開放式老小區,有居民2065戶。小區裡的住宅全部是上世紀80年代建造的,小區收的是衛生費而不是物業費,小區配套設施簡陋,沒有專門的文體活動場所。
怎麼辦?社區領導班子開會商量,西區19幢前有個停車場,是『早出晚歸』的那種,社區領導聽取了社區居民包括停車居民的意見後,決定把一對籃球架安裝在停車場,另一個安在小區另一處。
盡管這個場地周圍沒有圍欄,嚴格意義上也不標准,但不管怎麼說,社區首次有了籃球場,大家拍手稱快。
好景不長遭投訴然而籃球場開放不到1個星期,就接到了3個市長電話轉來的投訴,反映打籃球擾民,影響19幢居民的休息。社區回復『盡量整改』。
好不容易爭取到的籃球架,停止使用太可惜了吧,想必大部分業主也不贊成,籃球愛好者更不答應啊。
打市長電話的是一對老年夫妻,就住在19幢,身體不好,一開始是匿名投訴的,後來就亮明了身份。
『我們專門做他們的工作,兩位老人堅決反對,堅持要拆掉籃球架,對我們提出的限定開放時間的建議也不能接受。』社區的一名工作人員說。
約法三章蠻平靜為慎重起見,社區對19幢居民挨家挨戶發通知,請他們來表決籃球場的開放問題。『當時有20位19幢的業主參加了會議,堅決反對的就這對夫婦,實際上他們的孩子也是個籃球愛好者,經常下樓打球。』社區負責人說。
當時,社區根據絕大多數居民的建議,商定了一個開放規則,豎了一塊牌子:上午7:30至中午12:00,下午2:30至5:30。
為保證執行到位,社區還專門安排了兩名工作人員進行檢查。一開始效果蠻好,大家基本上相安無事,工作人員就勸阻了兩起晚上9點和10點還在打球的事。
樓上『摜』老酒瓶時間一晃過去了3個多月,但是因為個別打球人的不自覺,引發了業主更多激烈的舉動。社區乾部說,打球人不按規定打球的事情出現過兩次。
『作為開放式老小區,外來新居民較多,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知道我們有個免費開放的籃球場,業餘時間來練練,可是總有個別人不自覺,一次是凌晨4點就開打,另一次是晚上11點多了還在打球。19幢居民再也忍無可忍了,有一天深夜,樓上有位居民扔下了老酒瓶。』
『冷凍』3個月再開發生『摜老酒瓶』事件後,社區預感到了事態的嚴重性。社區工作人員召集居民小組長開會,就籃球場的去留問題進行討論。
大多數小組長認為,暫時關閉一段時間,警告一下不守規矩的打球者,也讓那些守規矩的打球者遷怨『害群之馬』,為再次開放作准備。
說乾就乾。第二天,社區乾部七手八腳把兩個籃球架的籃板卸了下來,保存在社區辦公室。
有意思的是,在暫停開放的這段時間裡,19幢有3名業主跑到社區反映,認為還是把籃球場重新開放好。5樓一名業主還為打球者說情:『我們在樓上看到年輕人打球,他們生龍活虎的樣子,自己也覺得年輕了不少。』
經過一段時間的『停業整頓』,社區認為重新開放球場的條件已成熟。3個月前,小區籃球場重新開放,並貼出告示,強調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再次發現違規現象,籃球場將不復存在。』社區黨總支書記胡燕說,3個多月來沒有再發現新的違規事件,暑假到了,社區對開放時間也作了一些調整並重新公布。
南湖晚報記者王衛國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