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俄羅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軍事演習7月8日正式落幕。
俄羅斯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尼古拉·馬卡羅夫上將8日當天在位於哈巴羅夫斯克市的俄遠東軍區司令部主持召開了『東方—2010』戰略戰術軍事演習總結會,並向30多名參加此次軍演的官兵授勛。參加這次為期10天的演習的兩萬多名軍人、70架飛機、30艘艦艇、500件武器裝備及俄北方艦隊、太平洋艦隊、黑海艦隊的艦船已開始返回常駐地。
『體現了俄羅斯在亞太地區保障自身安全的能力』作為俄羅斯三軍統帥,總統梅德韋傑夫7月5日曾親自在參演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上召開的有關演習過程的會議,強調此次演習體現了俄羅斯在亞太地區保障自身安全的能力。
梅德韋傑夫說,『我看到,演習參與者專業並有效地完成了下達的各項任務,表現出了對設備的了解以及解決戰略任務的能力……我希望,演習能徹底檢驗使用武裝力量新辦法的有效性,而當演習結束時,將對俄軍過渡到富有前景的新面貌工作的全部事項作出初步結論,並將能評估我們從整體上改革武裝力量與實施現有的完善國防計劃的准備情況。』
檢驗新型指揮體系運轉的有效性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演習主要檢驗了俄軍新的三級指揮體系運轉的有效性,為俄軍指揮體系下一步改革積累了實戰經驗、確定了努力方向。
目前,俄軍已由原來的軍區、軍、師、團四級指揮體系轉變為戰略戰役指揮、戰役指揮和旅團三級體系。這次演習檢驗了聯合指揮部戰略戰役總指揮對參演各軍種進行的實時指揮能力,以及更加快速地將各軍兵種在需要的時間集結到需要的地點等多兵種調動能力。
戰機遠途奔襲 戰艦超長遠航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演習中,俄羅斯的26架戰機借助空中加油完成了從歐洲地區到遠東地區的首次直飛,第一次檢驗了俄軍戰機按照飛行中接到的任務實施長途奔襲的能力。
有業內人士稱,雖然參演的蘇-24M戰斗轟炸機為完成首次直飛需要空中加油三次,而蘇-34也需要空間加油兩次,但這兩種戰機卻很好地體現了此次演習所追求的強機動性。
同時,參加此次軍演的三艘導彈巡洋艦『彼得大帝』號、『莫斯科』號、『瓦良格』號也都進行過一次遠航。這種連續作戰行動顯示出俄海軍為提高其官兵戰備水平所采取的一種極端方式。
各國高度關注 偵察行動不斷早在演習之初,馬卡羅夫上將6月28日曾明確表示,俄軍此次演習並不針對任何國家,而是純粹出於國防目的,確保安全並保護遠東邊境地區的國家利益免受假想敵的侵害。他強調,選擇東部地區作為這次演習的場地,在這裡部署西伯利亞、遠東軍區以及太平洋艦隊的軍隊,是因為這裡具有最廣泛的空間能力和有限發展的基礎設施以及復雜的自然氣候條件。
據悉,俄方還特別邀請中國和烏克蘭國防部的官員觀摩了這次軍演的部分過程。
但外界對俄官方的這一解釋卻似乎是『將信將疑』,明裡暗裡把此次軍演與眼下不太平的東北亞安全局勢聯系到一起。
據俄國防工業綜合體消息靈通人士6日對記者透露,『東方-2010』軍演的海上部分引起了美國海軍情報部門和亞太各國的高度關注。
此人稱,俄相關部門在臨近太平洋艦隊進行作戰演習的地區發現,外國航空偵察活動明顯加強,其中日本自衛隊的『獵戶座』巡邏機時常圍繞演習地區盤旋。一些相關國家還試圖通過水下、水上和空中收集太平洋艦隊按『東方』演習計劃進行行動的資料。
此公強調,『這並沒有出乎太平洋艦隊所料。所有偵察行動及其動用的手段都如往常一樣被我們發現。演習領導層已考慮到外國海軍情報部門對太平洋艦隊在海上行動會高度關注的因素。這種做法由來已久。它不能破壞海上部隊的使用計劃。』
日本反應強烈 公開提出抗議對俄軍『東方—2010』大演習反應最強烈的國家,是日本。
7月6日,俄軍不顧日本方面的抗議,在雙方有爭議的南千島群島(日本稱『北方四島』)中的擇捉島舉行了強行登陸軍事演習。
日本外相岡田克也隨即公開表示,俄軍在北方四島舉行軍事演習,極其令人遺憾。日本已通過駐俄大使館向俄羅斯提出了抗議。
岡田克也重申,北方四島是日本的固有領土,不允許舉行任何別國軍事演習。
對此,俄羅斯外交消息人士表示,『軍演是俄羅斯的事!我們有在自己認為合適的地方實施軍演的權利。』
不忌外界反應 定期大型軍演無論外界反應如何,俄軍恢復定期軍演的決心已下。
梅德韋傑夫總統在視察此次軍演時也特別強調了定期舉行演習的重要性。
本報記者獲悉,『東方—2010』軍演實際是俄武裝部隊制定的為期3年的大型軍演計劃中的第二個階段。此項大型軍演計劃的第一階段始於2009年—俄軍分別在北高加索、俄西北部和白俄羅斯舉行了代號為『高加索—2009』、『拉多加—2009』和『西方—2009』的三次大規模軍演。而作為該計劃的最後一個階段,俄軍將於2011年舉行多兵種、跨軍區的大規模軍演—代號暫定為『中央—2011』。(關健斌)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