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美韓於本月16日至26日舉行的『乙支自由衛士』聯合軍演尚未鳴鑼收兵,雙方又高調宣布將於9月初在黃海舉行聯合反潛演習。加上本月11日展開的美越軍事演習、正在醞釀中的美日聯合演習,以及美國在『軍演季』推出的《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中國儼然已是美國的『假想敵』。
敏感海域輪番軍演
9月初的演習據稱是美韓下半年系列軍演的一部分。韓國防部稱,此次軍演的有關細節還需要進一步確認。而韓國軍方一位負責人表示:『直到年底,韓美計劃每月進行一次聯合軍演。』
從今年7月開始,美國在亞太的軍事『動作』異常頻繁。從有史以來參與國最多的『環太平洋』聯合軍事演習,到世人矚目的美韓『不屈的意志』演習,再到如今美韓『乙支自由衛士』演習,美國戰艦在中國周邊海域頻頻亮相,本來就不太平的太平洋,被美國攪得更加不太平。
除了在敏感的黃海炫武,美國還動員了越南這一曾經『不共戴天的宿敵』,首次在富有爭議的南海展開聯合軍演。可運載80多架戰機的核動力航母『喬治·華盛頓』號在參加韓美聯合軍事演習之後,於8月8日率隊前往越南峴港進行訪問,並於11日參加了美越軍演。這是越南戰爭結束35年後,美國航母首次來到越南水域。
而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和美國正醞釀今年12月在日本西南海域與中國有爭議島嶼附近舉行一次聯合軍演,模擬日本收復被佔領的偏遠海島。日本自衛隊將派遣包括F-15戰機在內的數架戰機和運輸機,美國將派出第七艦隊參與軍演。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袁鵬指出,今年中國周邊由美國參與的聯合軍演,比往年呈現規模更大、頻率更高、參演國更多的特點。這些軍演雖然並不是直接針對中國,,但不可否認的是,各類軍演顯然有防范或牽制中國的成分。
美高官連連『叫板』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羅伯特·威拉德上將18日稱,美軍將會在未來數年內在南海戰略區域保持相對的軍事實力。他說,中國在南中國海的強硬姿態引發地區擔懮,美國將努力確保該地區安全,並保護重要的貿易航線;他說,美軍在這地區活動已有150年的歷史,將來也會在這裡留駐下去。
在烏伊拉德發表這一言論之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裡曾於上月宣稱南海爭端事關『美國利益』,首次公開美國介入的立場。
威拉德今年4月接受新加坡《海峽時報》專訪時曾表示,『我們看管著南海、東海,還有馬六甲海峽和新加坡海峽等往來頻繁的海上通道,這些都是非常具有戰略意義的國際水域』。
美國媒體分析認為,在今年7月中國軍方先後在東海、黃海、南海地區密集舉行一系列演習後,以及中國船只和外國船只在南海發生一系列爭端後,美國就緊跟著分別與韓國和越南進行聯合軍演,這反映了中美兩國在亞太地區的『爭鋒』。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8月17日報道指出,中美兩國南海『爭鋒』,表明了兩國在該地區有著『潛在的利益衝突』。中國將南海視作能源進口和海軍進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交通要道,而美國認為自己作為一個全球超級海軍大國,應該在南海地區暢通無阻,進而扮演自己太平洋地區的角色。
『軍力報告』時機微妙
美國於16日向國會提交題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的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該報告稱,在過去十年間,中國加快了轉變的步伐,其軍力已發展到足以影響其境外所發生的事件;中國軍隊某些方面的能力增長『令人感到不安』。這份報告聲稱,中國海軍擁有強有力的水面艦只和潛水艇,並正在努力在1998年從烏克蘭購買的航空母艦上打造海軍航空兵力量;中國可能於今年開始建造本國生產的航空母艦;中國正在投資發展迫使美國海、空軍更加遠離中國海岸的反接近技術,並已部署大量短、中程導彈和巡航導彈。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這份報告的措辭和名稱較往年『溫和』,但總體效果仍然凸顯中國軍事的『咄咄逼人』。而選擇在『軍演季』出臺這一報告,美國似乎還有更深的含義。有媒體認為,這份報告主要目標讀者是美國政界與中國周邊諸國,目的是在東南亞國家產生廣泛的『反響和共鳴』,甚至能夠一起行動,對中國形成輿論圍堵的態勢。日本《每日新聞》的社論一針尖血點名美國的『用心』。文章稱,美國通過出臺中國軍力報告表達對中國軍力的擔心,其背景是兩國在南海問題和對朝鮮政策上的對立,雖然還不至於放棄與中國在經濟上的相互依賴以及吸收中國進入國際社會的接觸政策,但美國明顯加強了吸收中國周邊國家對中國悄悄實施『封鎖』的力度,從而確保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這篇洞悉美國私心的社論標題是『圍繞南海的對立,用心險惡的美國對中國施加壓力』。
在美國公布最新中國軍力報告後不久,日本防衛省發言人表示,通過研讀報告,日本將關注中國的軍事發展趨勢。韓國媒體把目光盯在了報告中描述的朝鮮半島未來潛在的危機。印度各主要媒體都借報告內容表達了對中國擴展軍力的懮慮。中國軍事專家彭光謙指出,中國周邊一直存在著警惕中國的情緒,美國的報告給這些警惕中國的人提供了點燃乾柴的火星,其引發的對中國的焦慮又反過來為美國在亞洲圍堵中國提供了理論依據。
專家認為,隨著中國崛起和維護海權能力的增強,對美國在亞太海域的霸主地位和其在亞洲的軍事存在產生了一定的挑戰,這是美國試圖『圍堵』中國的根源所在。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羅援少將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美軍最近在亞太地區的一些軍事行動顯示美國正在進行大的部署調整,戰略重心正在向亞太地區傾斜,它在中國的周圍已經形成了『三鏈一圈』的遏制圈。
部分媒體的報道認為,美國近期對中國『施壓』的原因,是奧巴馬政府為了迎合國內保守勢力而對華采取了較為強硬的策略。報道稱,2008年奧巴馬上任之後,中美關系『高開高走』,美國保守勢力就不斷跳出來,攻擊奧巴馬政府對華政策『過於軟弱』,『在美國付出很多代價之後並沒有換來中國的合作』,尤其在伊朗問題和朝鮮問題上,保守派對奧巴馬政府的批評聲音越來越高。
但『重返亞洲』似乎纔是奧巴馬的真正所圖。准備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抽身的美國正急切地表明『重返亞洲』的決心。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劉學成表示,美國今年以來在東亞地區一系列大動作,反映了美國正在強化在亞洲的政治、經濟存在,重振美國在亞洲的領導地位,力圖掌握正在崛起的亞洲事務主導權。他認為,美國最近的軍演是在向亞洲傳遞信號,即美國仍是該地區的主宰者,任何人都無法撼動。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