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訊(記者張天倫李煥麗田健通訊員汪立健)說起大棚蔬菜、大棚花卉,您可能並不陌生,大棚也可以用來『種』魚,您知道嗎?如今,在精武鎮觀賞魚養殖基地的大棚池塘裡,地圖、鸚鵡、清道夫等10餘種熱帶觀賞魚長勢喜人,大棚『種』魚正在成為當地養殖戶致富的一個新途徑。
不久前,記者來到該項目的示范溫室養殖區,只見32棟高水平的日光溫室大棚整齊排列,仿佛是等待檢閱的方陣。在鎮農業辦張主任的帶領下,記者走進了其中一棟溫室,剛掀開門簾,就立刻感到一股熱氣撲面而來。張主任解釋說:『這裡的溫度比外面還要高上7、8度,無論春夏秋冬都可以保證水溫在28度左右。』湊近水池一看:身上長有『地圖』的地圖魚,滿身透著紅寶石般光澤的鸚鵡魚,拖著長長五彩尾翼的孔雀魚,還有很多叫不上來名字的品種,各種色彩斑斕的觀賞魚成群結隊地暢游水中。張主任指著一池灰褐色的魚說:『這是清道夫魚,專吃魚池中的有機碎屑和雜質,很多飯店的水族箱中都離不開它,我這兒的種魚在市場上可以賣到近百元一條呢!』張主任還告訴記者,這32棟大棚是該項目溫室養殖區的起步區,目前已經承包給10餘家養殖戶進行飼養,現在各家的觀賞魚養殖都很順利。
家在津南區的馬永水就是來這裡承包大棚的第一批養殖戶。老馬今年35歲,過去在自家養殖金魚,積累了不少養殖經驗,也有自己的銷售渠道。記者問他為啥這麼遠來這裡養魚,他告訴記者:『從2008年起,我就一直想擴大養殖規模,但是又怕承擔太大的市場風險。聽說這裡是區裡搞的重點項目,覺得比較放心就過來試試。現在可好了,我承包了3個大棚,每周都有專門的技術人員過來免費為魚池驗魚、驗水,而且大棚供水、供電、排水都有保障,特別省心,這麼好的機會往哪去找啊!』
據了解,精武鎮觀賞魚產業化示范基地總佔地面積3600畝,總投資1.5億元,分為核心區和生產區兩個功能區。核心區包括觀賞魚交易區,觀賞魚良種繁育區,漁文化活動展示區等。生產區計劃建設觀賞魚養殖溫室200棟,標准養殖池塘2200畝。該項目建成後將年產觀賞魚商品魚8000萬尾,苗種2.1億尾,總產值1億元,效益4000萬元,帶動農戶540戶。使基地成為集觀賞魚產品科研創新、產業開發、產品生產供應、技術服務、觀光休閑於一體的多功能產業園區。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