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年近六旬的張玉祥,是公安紅橋分局西站治安派出所的值班民警,多年做群眾工作的經歷,使得他看起來是那麼和藹可親。看到他微笑的臉龐,很難相信這是一個曾因工作摔傷腎髒,又患膀胱癌達十餘年,一直堅持工作在一線的重癥病人。憑著對黨和公安事業的執著和追求,十幾年來,張玉祥在值班民警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充滿激情地對待著工作,對待著過往群眾,對待著自己的人生。
『因為對工作的熱愛和自己肩負的責任,我選擇了堅持』
張玉祥是個對工作極度負責的人,他對自己的要求不只是完成工作那麼簡單,而是要完美,為此,他付出了太多。張玉祥1976年被分配到公安紅橋分局政保科,常常一天就接手四五起案件,忙起來不分白天黑夜。因為當時條件簡陋,一些證據拍照後需要自己衝洗,他就學著調配化學藥品制作顯影液,在暗房裡一呆就是大半天,衝洗完照片總是頭暈眼花。1988年1月的一天,正是天寒地凍的時候,張玉祥駕駛摩托車在調查案件途中不慎滑倒,造成腎髒淤血,不得不住院治療。休養了八個月後,感覺身體好了一些,他就主動回到單位,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1995年,公安紅橋分局西站治安派出所設立了值班室專職值班民警,張玉祥主動請纓,在值班室一乾就是15年。為適應公安工作的發展變化,他主動學習了有關調解民事糾紛的規定,以便於糾紛的順利調解。為了方便過往旅客的問詢,他將通過西站的列車時刻表熟記於心。他對來所辦事、求助的群眾都以誠相待,熱情服務,使代表著天津、代表著民警形象的值班室這個『窗口』一塵不染、溫暖民心。
1999年6月,長期工作勞累的張玉祥發現自己小便中帶血,所領導立即派人陪他到醫院檢查。三天後,他被告知患上了膀胱癌。這對張玉祥來說不啻是一個天大的打擊:老母親身體常年有病,需要他這個做長子的照料;愛人單位不景氣,需要他這個做丈夫的支橕;女兒正在上學,需要他這個做父親的疼愛。
面對逆境,張玉祥沒有用享樂彌補人生的倉促,也沒有用沈淪淹沒本已脆弱的生命,而是與時間賽跑,以頑強的意志堅守在工作崗位,實現著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理想追求。一個人為什麼會忘記自我,原因只有一個,他心中裝著事業,裝著他人。每當張玉祥穿上警服,一種神聖的使命感便油然而生。
對於一個癌癥患者來說,每年需要化療兩次,每周注射一次,每天服藥兩次。每次化療後,強烈的生理反應折磨著張玉祥,醫生強令他臥床休息,而他卻一心惦記著工作,每次都強忍著病痛悄悄回到所裡。有時因為太過虛弱,沒氣力說話,他就先『躲』進宿捨緩一緩,只要有了說話的力氣,他就上崗替換下其他同事。在所裡,同事因故不能按時接班時,他會繼續堅守在值班崗位,並幫助取證,毫無怨言。每逢鐵路運輸高峰,同事們都忙得不可開交,他則獨立承擔起『窗口』的所有警務,甚至將治療時間一拖再拖。面對醫生的責怪,他只是淡淡一笑:『我可以愧對自己,但是不會愧對工作,愧對群眾。』
剛剛得知張玉祥患上絕癥時,他的愛人劉寶玲感覺天就要塌下來了,反而是張玉祥用他的樂觀和積極來開導、勸慰自己的愛人。在夫妻倆相濡以沫、風雨同舟的日子裡,劉寶玲精心安排好張玉祥的衣食起居,家裡的事情不讓他操一點心。劉寶玲說:『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我在工作上幫不到他,只能讓他無後顧之懮,集中精力乾好工作。』
『群眾發自內心的感激,是對自己心靈的一次次昇華和淨化』
張玉祥說,顧金鍾同志拖著殘疾的身軀整理檔案,為群眾查閱資料,因為他的心底有一份執著,他渴望著繼續實現從警之時的承諾。學習了顧金鍾的事跡,更使他懂得了什麼是敬業,什麼是奉獻,什麼是責任,什麼是忠誠。
而張玉祥又何嘗不是如此。『他身患癌癥後,以頑強的意志堅守在崗位,持之以恆,笑對人生,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所領導對張玉祥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男孩小申奧是河南省周口市人,來津僅三天的他在西站附近與家人失去了聯系,被正在巡邏的西站治安派出所民警及時發現。在派出所裡,張玉祥一邊與小申奧的家人聯系,一邊照顧他的食宿,將當班的可口飯菜端來讓小申奧吃,而張玉祥自己吃的卻是前一天的剩菜。小申奧的家人趕到派出所得知情況後,眼含熱淚激動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兩名戰戰兢兢的外地女孩被群眾送至西站治安派出所,經了解得知,她們是吉林省東遼縣人,在從東遼縣泉太鎮到白泉鎮學校等車時,被人騙上一輛中巴,在被洗劫一空後拉到了四平市,隨後又送上火車到了天津。張玉祥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為她們安排地方休息,並給她們買來水果、飲料。經過幾天的顛簸和驚嚇後,兩名女孩又感受到了親人般的關懷和家的溫暖,終於露出了笑容。所裡的民警費盡周折與她們的家人取得了聯系,當二人的母親趕到天津見到自己的女兒時,熱淚奪眶而出,連聲感謝天津的好民警。
一次,張玉祥正在派出所值班,一名14歲的外地少年進了門就跪在地上說:『您救救我吧!』看著這個衣衫不整、身材瘦弱的孩子,張玉祥頓生憐憫之心。問明了原由,得知少年的繼母又生了一個小孩,父親讓他去滄州找姑姑,但只給買了到天津的火車票。少年打開隨身攜帶的大提包,裡面只有兩條褲衩和一雙布鞋。張玉祥見了鼻子一陣發酸,拿出自己口袋內僅剩的20餘元交給了少年,並將他送到車站反復叮囑要一路小心,少年流著淚登上了火車。
還有一次,張玉祥聽說一起案件的受害人生活十分艱難,當即拿出100元交給她,輕聲說:『回家給老人買點兒糧食吧。』所裡的民警也紛紛解囊相助,並將她送到火車站。就在火車將要啟動的時候,張玉祥跑著送來了一張車票,這名女子接過車票哭著跪在了站臺上。這時,站臺上的人們佇足了,車廂裡的乘客也為之動容。
一幕幕道謝的場景,讓張玉祥深切感受到受助群眾發自內心的感激之情,這也更加堅定了他服務群眾、為民解困的決心。
『受困群眾需要的是雪中送炭,公安民警肩負的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張玉祥常說:『我是一名警察,人民群眾來求助,我絕不會袖手旁觀,公安機關的優良傳統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民排懮解難是我的職責。作為一名值班民警,我代表的是中國警察的形象,天津警察的形象,紅橋警察的形象。』所裡的民警們把張玉祥當成老大哥,打心眼兒裡敬佩他,既敬佩他與命運抗爭、絕不低頭的勇氣,也敬佩他正直無私、急公好義的風骨。作為西站地區派出所的『窗口』民警,張玉祥默默地獻愛心,助人無所求。他每天接待形形色色的人,處理各種各樣的事,熱情為群眾服務,深得群眾的愛戴。幾年來,他幫助流落車站的困難旅客擺脫困境,在自己並不富裕的生活費中支出萬餘元,資助200餘人重返家園,收到群眾送來的感謝信、錦旗近百件。
三個滄州女孩來津游玩,不慎將路費丟失,無助之下到派出所求助。張玉祥掏出50元錢將她們送上了返程的火車。幾天後的一個早晨,張玉祥剛上班,值班的民警就告訴他,一個滄州女孩專程來道謝,剛離開不久,並留下50元錢和一條煙。張玉祥拿起香煙,立即趕往候車室,終於在人群中找到那個女孩,女孩看到張玉祥手中的香煙,說道:『這條煙是我們三個人湊錢為您買的,是我們的一點兒心意,您不要推辭,請您收下。』『煙我不能要,孩子,你們的心意我收下了。』女孩聽罷感動得掉下了眼淚。在場的旅客也紛紛贊嘆:『都說天津的治安好,今天親眼看到了,那是天津的警察好!』
一次,所裡解救了一名被強暴的外地少女,當少女和她的家人情緒穩定下來後,張玉祥與他們聊起了家常。這一聊纔知道,這對父女的生活非常貧困,可以說是家徒四壁,唯一算得上完整的家具就是一口水缸。張玉祥的心被深深地觸動了,他毫不猶豫地掏出200元錢,硬塞給少女的父親。『這點錢可能解決不了什麼困難,拿著它,你們平平安安地回家吧!』『咕咚』一聲,少女的父親跪了下來,泣不成聲。在全所民警的共同幫助下,籌集了700多元錢,給父女倆購買了車票並將他們送上了火車。
事後張玉祥回憶道:『老父親跪下的一剎那,我感到了自己工作職責以外的責任,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群眾沒有份內份外。』在他的提議下,派出所專門設立了『愛心賬戶』。幾年來,有來津打工未果無力返鄉的農民工,有途經西站不慎遺失路費的各地旅客,有來此探親卻失去聯系方式的群眾……全所民警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受困群眾數百人,愛心款總計萬元以上,天津公安西站治安派出所這個『窗口』贏得了全國各地旅客的高度贊譽。
2009年初,津滬高速鐵路建設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的重點工程,也是我市建設的重大項目。新西站建成後,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能夠迅速匯集,將使紅橋區的城市載體功能得到全面提昇,成為交通樞紐和城市商務商業副中心。面對新的形勢,張玉祥以服務為出發點,自覺將公安工作融入津滬高鐵西站重點工程建設。他了解到施工人員住宿臨時帳篷,當即向領導提出建議,租用群英旅館解決住宿問題,並為管理人員聯系臨近住宅區的出租房。看到農民工們冒著酷暑揮汗奮戰,在所領導的支持號召下,他發揮表率作用,率先捐款,和同事們集資購買了一臺洗衣機,送到農民工兄弟手中。
張玉祥曾經與死神抗爭,因為對生命的渴望,對工作的熱愛,使他堅持至今。他是一名真正的漢子,他的勇氣,他的執著,深深地感動著周圍的人。2001年,張玉祥被市公安局授予『愛民模范』榮譽稱號,並被評為『天津市人民滿意的優秀公安民警』,榮立個人二等功;2002年度又被評為『天津市勞動模范』。
面對曾經的榮譽,張玉祥非常淡然。他說,一個人的價值不在於生命的長短,而在於存在的質量。笑對人生纔能活得有滋有味,在有限的日子裡,盡最大可能去幫助有困難的人,是他最大的心願。
『駝一樣的堅韌,蜂一樣的辛勤,牛一樣的忠誠。』這是一位詩人形容戴成江的,用在張玉祥身上也恰如其分。
對張玉祥來說陽光永遠是新鮮的,他的生活似乎永遠在春天裡,等待他的也永遠是春天的芬芳。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