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報記者:你預計下半年地產市場將會如何發展?
任志強:上半年全國完成3.9億平方米銷售量,如果下半年完成業績額小於上半年,暫且假設全年預計在8億平方米左右。這個數字比2009年要下降15%-20%。雖然銷售額在增長,但是今年的銷售面積卻可能遠遠低於2009年。
按目前情況來看,未來市場可能會出現四種情況:一個是價格下降,銷售回昇。因為價格下降帶動銷售回昇。
另外一種現象是價格下降,而不回昇。價格下降,不表示回昇就是必然和一定的。第二種情況是價格不降的情況下,也會出現兩種情況,即『價格不降,銷售也回昇』,這是最好的一種情況。因為價格沒有出現大幅度下降,稅收就不會出現,經濟上就不會出現大的滑坡,但是銷售會因此增長,由此也會拉動中國經濟。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價格不降,銷售也不回昇。這時會出現一種僵持局面。而開發商們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價格不降,而銷售回昇。
供應加量難題仍在
新報記者:8月份新盤上市量激增,是否會成為市場優勢轉向購房者的信號?
任志強:下半年確實存在供求關系改善的預期,庫存上昇則是這種預期的最直接表現方式之一。上半年未銷售的庫存是1.9億平方米,這是歷史高位。照此計算,今年的庫存總量估計會超過2.5億元至3億元庫存。庫存量上昇意味著推出量的加大,未來價格競爭就會加劇,而且價格競爭還會在局部地區表現得更加明顯,因為供求關系在地區之間是不完全平衡的。
新報記者:既然供求關系將趨於平緩,那麼目前的地產市場是否也將進入成熟平穩的發展階段?
任志強:現在樓市至少還存在著4個難題。第一,結構性矛盾越來越突出。這表現在原來房價就比較低,土地比較寬松的區域。100個城市中,三、四線城市土地供應接近100%,二線城市供應增長接近30%,一線城市則只完成30%。比如北京樓市中83%的房源是保障性住房,商品房只完成接近22%。結構性矛盾越來越嚴重。而土地供應量也並沒有緩解部分地區嚴重的供不應求問題。
其次,高檔住宅下滑嚴重也是不少開發商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在價格控制的情況下,我們出現了一個價格假象。例如,在成都8000元以上房子賣不了多少,但是如果把價格調到6000元,可能就迅速賣光了。再比如,在北京每平方米3萬元左右的房源成交量嚴重下降,4萬元以上的樓盤成交幾乎為零,而1萬多元的房屋銷售卻異常火爆,有的項目價格下降15%左右,其一天銷售就達到數億元。
第三是重點城市土地奇缺。中部、西部地區很多省份人口輸出向東部地區集中,而東部地區是大量人口輸入的城市,這就導致資源配置錯配。
第四個問題就是下滑趨勢愈加明顯。原來業界都以為市場下滑會在『國十條』後出現,實際上從7月份這一表現比較明顯,估計8月份的趨勢更加明顯,也許投資下降會超過10個點。從數據上分析,下半年總的供應量會增長50%,但是我們預計銷售會少於上半年。
新經觀察
俊傑須得識時務
『我都「從了」,你們也「從了」吧。』素來力頂房價的任志強針對房價降不降的問題,再度拋出驚人之語。那麼,到底是什麼促使任志強『從了』降價論呢?對於各種各樣的詢問和猜測,任志強一直不予置評,單單只默許了潘石屹那句『你從的是政策,不是市場』。
雖然反骨清晰可見,但任志強這次顯然是學乖了不少。雖然房價高漲之下買家仍舊層出不窮,但房價與老百姓收入之間的比值已經高得越來越接近警戒線,政府倡導價格理性回調其實也是在保護開發商,避免走入崩盤的絕境。任志強顯然是看透了這步棋,所以就算嘴硬,依舊會『從了』這降價大潮。
與此同時,華遠地產在剛剛公布的半年報中也表示,公司的新項目投資選擇重點將更多地放在目前受調控影響較小、市場發展潛力更大的二、三線城市。這一調整也進一步印證了任志強從倔強的『毒舌』轉化為識時務的俊傑。
如何挖掘理性市場下的需求增量?如何做足產品性價比?如何在高端市場樹立品牌特異性?這些都是二、三線城市中高端產品拓展市場份額的重要關卡,而對於進入嶄新市場的華遠來說,塑造地緣優勢和產品形象都還需要一定周期,以其目前的資金狀況來看,這個周期不宜過久。看來,任志強接下來的課程還是頗為艱難的。
本版撰文/攝影新報記者安元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