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李輝2日表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東方主戰場,為贏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全面勝利做出了卓越貢獻。
中國駐俄大使館2日與莫斯科老戰士委員會、俄衛國戰爭紀念館、俄中友協共同在衛國戰爭紀念館舉辦抗日戰爭勝利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65周年紀念大會。參加過解放中國東北戰役的俄老戰士、蘇聯援華空軍志願隊烈士子女、俄政府、議會、社會各界和華人華僑代表及部分國家駐俄使節等出席。
李輝在致辭中代表中國大使館向所有參加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老戰士表示崇高敬意,向戰爭中捐軀的烈士及無辜死難者表示深切哀悼。他簡要回顧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悲壯歷程,並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東方主戰場,為贏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全面勝利做出了卓越貢獻。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得到了包括前蘇聯在內的所有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給予的寶貴援助與支持。中國人民始終深切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蘇聯英烈,永遠銘記蘇聯軍民用生命鑄就的歷史功勛。兩國人民用鮮血和生命凝結的戰斗友誼奠定了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牢固基石,鑄就了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的堅實基礎。
李輝強調,隆重紀念這一勝利的日子,就是要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更好地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中國將始終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並願與俄羅斯等世界各國人民一道,為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共創人類社會美好未來而努力。
俄軍事科學院院長加列耶夫大將、莫斯科老戰士委員會主席斯魯哈伊、俄中友協第一副主席、俄老戰士委員會中國分委會主席伊萬諾夫、衛國戰爭紀念館館長紮波羅夫斯基、俄聯邦委員會委員、前駐華大使羅高壽、俄老戰士代表分別講話,回憶當年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情形,表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戰場長期牽制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主要兵力,為蘇聯人民在歐洲戰場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多名俄羅斯青年學生代表在會上發言,向參戰老戰士表示崇高敬意,並表示將象『5·9』紀念日一樣永遠記住『9·2』這個日子,紀念和哀悼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犧牲的先烈,努力創造和平、美好的新生活。會議最後呼吁俄議會將9月2日恢復為戰勝日本法西斯的國家紀念日。
當天,中國駐俄大使李輝在使館舉行盛大招待會,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5周年。俄國家杜馬副主席、自民黨主席日裡諾夫斯基、軍事科學院院長加列耶夫大將、外交部副部長薩爾塔諾夫、俄共主席久加諾夫,以及俄老戰士委員會、各國駐俄使節、中資機構、留學生、華人華僑、使館外交官、中俄媒體代表等出席。
中國駐俄使館當天分別在衛國戰爭紀念館紀念大會現場和使館招待會現場舉辦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5周年圖片展》,通過大量珍貴的歷史圖片展示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悲壯歷程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以及世界各國人民給予中國人民的援助和支持。
人民日報9月3日社論:銘記歷史開創未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五周年
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5周年紀念日。這一天,是人類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進步戰勝反動的紀念日,也是值得中華民族永遠銘記的紀念日。
發生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世界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同人類文明的凶殘敵人法西斯進行的一場殊死搏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65年前那場決定世界命運前途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轉折點。正是在抗日戰爭勝利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社會變革。
今天,我們紀念這場偉大的勝利,就是要永遠銘記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無辜死難同胞;永遠銘記在抗日戰爭中英勇戰斗、為國捐軀的烈士;永遠銘記參加抗日戰爭的老戰士、愛國人士、抗日將領;永遠銘記為抗戰勝利建立了功勛的海內外中華兒女;永遠銘記支援和幫助了中國抗戰的外國政府和國際友人。銘記這段歷史,是因為它的悲壯慘烈與不屈抗爭應該成為民族的集體記憶,更是希望從中汲取智慧啟迪,獲得開創未來的現實力量。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充分證明了中國共產黨是救亡圖存、實現民族解放的核心力量。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和1937年的『七七事變』,把中華民族推到了亡國滅種的邊緣。在民族存亡的生死關頭,中國共產黨吹響了抗擊外敵的第一聲號角。在那場威武雄壯的戰爭中,中國共產黨以自己的堅定意志和模范行動,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國人民之所以創造了弱國戰勝強國的偉大奇跡,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共產黨代表全中國人民的意志,領導和推動了偉大的抗日戰爭,以自己最富於犧牲精神的愛國主義、不怕流血犧牲的模范行動,支橕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為奪取抗戰勝利的民族先鋒。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集中顯示了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的蓬勃偉力。抗日戰爭是一場關系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民族解放戰爭。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一切不願做奴隸的中華兒女毅然奮起,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氣壯山河的斗爭。全體中華兒女,同仇敵愾,共赴國難。正是基於全國人民的團結奮斗,抗日戰爭纔成為近代以來中國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抗日戰爭烽火的洗禮,使中華民族煥發出旺盛生命力、巨大凝聚力和卓越創造力;抗日戰爭烽火的洗禮,更昭示一個團結起來的中華民族,是任何列強都不能征服的,是任何困難都難不倒的。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深刻揭示了自強是一個國家自立的根本保證。戰爭是實力的較量,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更是綜合國力的較量。當年,孫中山先生痛感中國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悲慘狀況,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日本軍國主義敢於悍然發動侵華戰爭,就是因為當時的中國處於分裂、戰亂狀態,政治腐敗,經濟落後。近代中國百年屈辱的教訓和新中國60年建設發展的經驗從正反兩個方面充分說明,強大國力是一個國家免受外來侵略和壓迫,並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證,發展則是實現國家強大、民族復興的根本途徑。
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65年過去,那場戰火遍及80多個國家和地區、將20億人口卷入其中的殘酷戰爭,給人類文明造成空前浩劫,為子孫後代留下極其沈痛的教訓。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5年以來,人類社會和世界局勢發生了巨大變化,要和平、謀發展、促合作成為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飽嘗戰禍之苦痛,深知和平之寶貴,和平發展、永不稱霸成為中國人民的堅定選擇。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強調牢記歷史並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只有不忘過去、記取教訓,纔能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纔能不枉人類付出的巨大代價。
今天,中華大地上的戰火硝煙早已散盡,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依然是未竟使命。面向未來,最大限度地把全民族凝聚起來,形成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奮勇前進的巨大力量;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我們必將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進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