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坐落於大沽北路與泰安道交口的解放北園,距今已有百年歷史了。公園中央修建的一座六角亭幾乎是這個公園的一個象征,但是沒有人想到,六角亭樓梯兩側的石材竟是『古生物化石』。昨天,市民張先生在此午休時無意中發現了側石上有著類似『三葉蟲』的化石。
專家鑒定
看似『三葉蟲』其實是『角石』
記者邀請天津自然博物館古生物部匡學文主任一起來到了解放北園的六角亭,在張先生的指引下,在石板面上找到了那只『小蟲』。從外觀上看,整體呈灰白色、圓錐狀,從頭部至身體的兩側排列著觸手。模樣的確與書本上的『三葉蟲』頗為相似。
匡學文主任反復地檢查了幾次,隨後他告訴記者:『這不是「三葉蟲」,而是一種叫「角石」的軟體動物,距今已有4.5億年——6500萬年左右。』它是一種長圓錐狀的動物,頭部有環狀分布的觸手(觸足)用以捕食和游泳,因而被古生物學家稱為頭足類動物;角石的外套膜分泌有鈣質或角質外殼,死亡後沈淀到海底,肉質部分腐爛,而剩下的硬體部分就變成化石。
來源成謎
天津不『出產』『身世』不可考
『天津發現過「角石」嗎?』得到的答復是否定的。匡主任介紹,『角石』所處的地層在天津的地質結構中沒有出現,因此大致推測這塊側石可能是從我國南方或是其他地方運來的,不是產自天津。
記者通過查找文獻得知,解放北園的前身維多利亞公園始建於1887年,當時中央修建了一座六角亭。有關這塊側石的身世暫時無從得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塊側石的年紀至少有6500萬年之久了,這塊珍貴的古生物化石將為解放北園的六角亭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新報記者李海燕王月
新報記者王健攝
讀者張忠先生
提供信息獎99元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