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山東泗水的砭石,在短短一年多時間內暴漲暴跌,從兩年前的每噸三四百元,到今年年初的每噸上萬元,再到如今的每噸幾百元仍有價無市。砭石為何如此『瘋狂』?
一年時間暴漲暴跌數十倍泗水縣位於山東西南部,出產一種紅黃相間的石頭——砭石。就是這種外表並不出奇的石頭,自去年以來被不少人當成制作保健用具的上品。
12月14日,記者沿著327國道進入泗水縣城,在一段並不長的路段上,幾乎每走一段距離就可以看到一個賣砭石的門店。
泗水砭石過去一直不被人關注,且並未當做一種資源來開發。然而,自2009年下半年起,泗水砭石具有神奇保健功效的說法迅速傳播開來,從一噸毛料價格不過三四百元,迅速飆昇到一噸上萬元。
當地一名劉姓經銷商告訴記者,他曾以每噸1萬多元的價格賣掉了一噸多毛料,以4000多元的價格賣掉了100多噸。
今年4月份是泗水砭石價格最高的時段。據當地最大的砭石加工企業山東泗水砭石館有限公司經理韓朝暉介紹,一般的砭石原石價格就可以賣到每噸2000元以上。
由原石加工而成的工藝品價格更是高得離譜。在泗水一個砭石經銷企業的展廳裡,砭石制作的小小刮痧板標價從1000元至2000元不等,一套中國象棋和一套打擊樂器均標價58000元,一艘石船標價高達168000元。
泗水砭石高昂的價格吸引了不少淘金者前來。據泗水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局副局長顏鯤介紹,一年多的時間裡,僅在泗水當地從事砭石加工和銷售的企業就超過30家。
好景不長,一路高漲的砭石價格似乎還沒有來得及找到落腳點便又快速回落。劉姓經銷商說,砭石價格從每噸三四百元到上萬元,再跌至五六百元,一個來回只不過用了一年多時間。
『現在已經很少有人買原石了,一方面是開采受到了限制,另一方面是多數人對砭石的價格拿不准,無法給出一個准確的估價。』泗水縣第一家獲得開采證的泗水聖川砭石有限公司總經理孔令峰說。
誰是暴漲幕後推手?在采訪過程中,商家都著重強調砭石所具有的神奇療效。《史記》中扁鵲用砭石為人治病的故事被多次提起。
今年49歲的韓雲山幾次以自己作為例子來證實泗水砭石的『療效』。『我患有嚴重的頸椎病,一個朋友開發泗水砭石後,送給我一個砭石刮痧板,用到現在病情已減輕了很多。』
按照當地企業的說法,曾在當地新華書店工作的韓雲山被稱作『第一個發現泗水砭石價值並建議推廣的人』。韓雲山告訴記者,他2008年同一個王姓朋友講起,砭石具有開發價值。一年之後,韓雲山的這名王姓朋友開了一家砭石館,銷售各種砭石制品。『從那之後,砭石制品的價格一路走高,經銷砭石的企業也越來越多。』
記者采訪到的多家企業均不能提供證實泗水砭石具有醫療價值的權威部門或專家給出的鑒定結論。
一塊尚未經權威部門證實是否具有收藏和醫療價值的砭石,為何能被人爭相追捧到萬元天價?這不僅讓當地百姓無法理解,就是主管當地砭石產業的部門也難以說清楚。
顏鯤說,今年4月份砭石價格奇高的現象出現,不排除有人利用砭石的醫療作用進行炒作,過分誇大砭石的價值。『剛開始本地居民看到外地人都在開發砭石,就覺得有利可圖,於是砭石價值很高的消息就傳開了。這時也吸引了更多的外地開發商加入進來,推動了砭石價格的快速上漲。』
跟風炒作造成價格過山車今年7月,泗水縣決定將砭石作為一項文化產業來發展,並展開了為期3個月的調查走訪。記者拿到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泗水縣礦山儲量僅剩30萬噸。『自2009年下半年,泗水縣砭石原礦流失至外地在20萬噸以上,剩下的砭石資源已經不多。』顏鯤說。
為了規范泗水砭石市場,泗水縣正在考慮成立砭石行業協會,讓泗水砭石這一當地特產更為規范地發展。
對於泗水砭石上演的這出現實版《瘋狂的石頭》,山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王忠武說:『瘋狂的不是石頭,是人!一塊尚未經權威部門證實是否具有收藏和醫療價值的砭石,能夠成為許多人爭相追捧的對象,這充分說明社會投機心理橫行,對砭石的理性認識不足,盲目跟風。』
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認為,當泗水砭石只是作為一種工藝品進行流傳時,它的價值實際上只是一種收藏和觀賞價值。但將醫療保健作用也歸為砭石時,就有了在大眾消費者間流傳的可能,這就需要當地政府部門組織專家鑒定,向社會給出一個明確的定論,使消費者明白其所購買的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商品,同時也讓參與這場競爭的人清楚它可能帶來的經濟價值,以防盲目炒作,並影響到其他同類產品的價格,出現新的炒作現象。『即使醫學界尚未對此有權威結論,也要把「尚未有結論」的信息傳達出去。』
(據新華社濟南12月17日電)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