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自今年1月1日茅臺執行了限價銷售後,並沒限制住茅臺價格飛漲。中廣網報道,在寧波市海曙區的一家煙酒商場,店主告訴記者,現在茅臺酒一天一個價。
限價令成了一紙空文。不知道面對限價令的無人理睬,又同時面對這樣強勢的市場銷售行情,茅臺酒廠是該悲傷自己說話沒人聽,還是該暗喜賺個滿盆缽?難道限價令也是一場炒作?
我們相信廠家限價的初衷是真誠的。但出臺限價令,卻買不到限價酒,這限價令是出給誰的呢?這種真誠如何讓公眾相信呢?
如果是完全市場行為,那麼就根本用不著限價(酒類算不上關乎國計民生的資源產品),依靠市場供需調節就可以了。在市場經濟下,一種消費商品由廠家自己實行限價,怎麼也覺得有點別扭。而如果把茅臺算做奢侈品,更不聞國際哪個大牌奢侈品限價銷售。只聽說過前幾年13家全球化妝品行業領導品牌為維護其產品『奢侈品形象』而建立價格同盟實行統一高價行為的。而這種不光彩的行為,當年被法國競爭委員會開出了總額高達4620萬歐元(約合4.358億人民幣)的罰單。
要維護『奢侈品形象』統一賣高價的,被罰了;一心『為消費者著想』而要統一賣低價的,又沒人聽話,且反而一路推高價格。這是更『高明』的市場行為呢,還是更不屬於市場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