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有些人將巴塞爾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Basel)稱為『藝術界的奧林匹克』,從1991到2000年,洛倫佐·魯道爾夫(Lorenzo Rudolf)一直是這個博覽會的總監。如今,他大部分時間都在策劃新的展會,或者是改進已有的展會——地點則是在亞洲。
2007年,魯道爾夫曾經參與策劃上海藝術博覽會國際當代藝術展(ShContemporary),那是中國舉辦的第一個當代藝術博覽會。他說,歐州和美國的藝術市場是一個開放的整體,亞洲卻還在各自為戰。亞洲的各個市場必須打開大門,連為一體。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舉辦一些頂級的國際藝術博覽會。
本月晚些時候,魯道爾夫將會推出『藝術登陸新加坡博覽會』(Art Stage Singapore)。按他的說法,這個博覽會就是『亞洲的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博覽會將於1月12至16日在新加坡的濱海灣金沙會展中心(Marina Bay Sands Exhibition & Convention Centre)舉行。
我們讓魯道爾夫列出他本人最喜歡的一些藝術博物館。他的選擇都集中在那些對公眾開放的私家博物館上,因為他認為在那些地方,觀賞藝術品變成了一種直接而私密的體驗。
1. 美國德克薩斯州休士頓的門尼爾珍藏館(The Menil Collection)約翰·門尼爾(John de Menil)和多明尼克·門尼爾(Dominique de Menil)的私家珍藏館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超現實主義藝術收藏之一。按照魯道爾夫的看法,其中的亮點是藝術家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在1970年去世之前的最後一件作品『羅斯科禮拜堂』(Rothko Chapel)。這個禮拜堂裡有14幅羅斯科的畫作,魯道爾夫說,對我來說,這是世界上最富有靈性的一個藝術空間。
2. 中國北京的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Ullens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2007年11月,比利時收藏家居伊·尤倫斯(Guy Ullens)和米利亞姆·尤倫斯(Myriam Ullens)在北京的798藝術區創辦了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魯道爾夫說,它是亞洲最活躍、最忙碌的藝術機構之一。該中心意在為中國的當代藝術家提供一個展示作品的空間,甚至還舉辦關於中國文化景觀的系列講座。
3. 瑞士巴塞爾的貝耶勒美術館(Fondation Beyeler)已故館主厄恩斯特·貝耶勒(Ernst Beyeler)曾是一位藝術品商,也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的創辦人之一。魯道爾夫說,貝耶勒的私人藏品是世界上最好、品味最高的現當代藝術收藏之一。美術館本身也跟館中的藏品同樣出色,出自屢獲殊榮的建築師倫索·皮亞諾(Renzo Piano)的手筆(門尼爾珍藏館也是他的作品)。美術館的設計考慮到了不同房間陳列不同作品的需要。舉例來說,館藏的克勞德·莫內(Claude Monet)『睡蓮』系列(Water Lilies)就對著一扇玻璃窗,窗外正好是一個種著睡蓮的池塘。魯道爾夫說,這裡的景象如同夢幻,日落時分尤其如此。
4. 意大利瓦雷澤(Varese)的潘薩·迪·比烏莫美術館(Fondazione Panza di Biumo)這幢美麗的建築離魯道爾夫位於盧加諾(Lugano)的住所不遠。魯道爾夫說,它收藏了一些最為美麗的極簡主義藝術作品。據魯道爾夫介紹,今年剛剛去世的吉烏斯皮·潘薩·迪·比烏莫伯爵(Count Giuseppe Panza di Biumo)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戰後藝術品收藏家之一,並且擁有一份全面程度數一數二的當代美國藝術收藏。他補充說,去了那裡,可千萬別錯過館藏的丹·弗萊文(Dan Flavin)裝置藝術作品。
5. 美國佛羅裡達州邁阿密的各家私人博物館為了展示自己的藏品,世界上許多最為活躍的私人收藏家都來到了邁阿密的懷恩伍德(Wynwood)藝術區,將一個個倉庫改建成了一座座多姿多彩的小型博物館。這裡的博物館包括盧貝爾家族珍藏館(Rubell Family Collection)、克魯茲珍藏館(de la Cruz Collection)、西納羅·方達納爾藝術基金會(Cisneros Fontanals Art Foundation)和馬古列斯珍藏館(Margulies Collection)。魯道爾夫說,千萬別錯過馬蒂?馬古列斯(Marty Margulies)主持的導覽參觀,他是最大也是最忙碌的當代藝術藏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