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央氣象臺預計,14日至23日,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等地有弱降水過程。天津市氣象臺預計,今天白天,天津還有冷空氣過境出現,受高空槽影響,天氣逐漸轉陰,還有可能飄起零星小雪,西南風轉南風二至三級,氣溫與昨天變化不大。專家表示,本周剩餘的幾天,大都以晴到多雲為主。
連日來,華北大部分地區接連普降瑞雪,給連綿百餘日的旱情帶來一些緩解。不少網友提出:『到底此次人工增雪的效果有多大?』『過多使用增雪催化劑是否會污染環境?』『增雪工作是否有安全隱患,成本高不高?』
區域內增雪量15%到20%
【疑問】一網友人發問:『工增雪到底有多少效果呢?』
【回應】北京市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張薔說,如何評估人工增雨、增雪效果,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因為作業時不能准確區分,哪塊雪是人工增的,哪一塊是自然降的。
張薔說,通過3年來在外場的實驗,我們發現一個事實,催化作業時,雪片明顯加大,降雪密度也增大。一般來說,人工增雪的效果比較明顯,條件合適時在影響區域內增雪量一般可以達到15%到20%,有時可能還會更多一些。
碘化銀單位面積含量極微
【疑問】網友『為看你一眼』通過微博說:北京連續下了兩場雪。不過,據報道這兩場雪都采用了人工增雪的辦法,即向雲層中播撒碘化銀,銀是重金屬,對環境不會有影響嗎?
【回應】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主任郭學良表示,人工增雨增雪經常使用的乾冰、液氮、碘化銀等催化劑並不會造成環境污染。碘化銀中的銀離子是重金屬,但碘化銀用量極小,分散在很大的區域裡面,單位面積的含量微乎其微。
張薔說,碘化銀是否對空氣、土壤產生影響,中國科學家做了大量研究。就目前的情況看,因為它用量不大,我們認為不存在危險。『我們每一個煙條裡大概含碘化銀11克。今年初雪我們燃燒了1200多個碘化銀煙條,大概是13公斤碘化銀,它的作業面積在北京9個區縣,保守地說是1萬平方公裡,那麼每平方公裡只有1.3克,非常微量,它不會對環境造成什麼污染。』
催化劑增雪成本不高
【疑問】網友『一見如故』說,人工增雨用的碘化銀成本會很高嗎?網友『FYAN』發帖表示,雖然人工增雪的工作地點都在郊區,但影響區域是城市,聽說還要發射炮彈,這樣做安全嗎?
【回應】張薔說,碘化銀的采購成本並不高,前幾年大概是1000多元一噸,就算是有些市場波動,一噸碘化銀還是能做大量的煙條。當然碘化銀采購之後要制作成催化劑,還有其他一些工藝,可能會相應的增加一些成本,但整體來看,使用碘化銀增雪不會花很多錢。至於乾冰等其他催化劑,價格也不會太高。
按照2002年國務院頒布的《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的規定,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必須在批准的空域和作業時限內,嚴格按照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規定的作業規范和操作規程進行,並接受縣級以上地方氣象主管機構的指揮、管理和監督,確保作業安全。
張薔介紹,北京市目前的操作准則是,在開展作業之前,首先要對作業的下墊面(人工影響的區域)進行全面調查。『我們每年都要對下墊面進行調查。比如說這個地方原來沒有住人,現在住了人了,那麼我的火箭發射仰角就可能要進行相應的調整,縮小影響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