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穩物價:
壓力較大 決心更大
(解讀人: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馬曉河)
當前,物價上漲較快,通脹預期增強,這個問題涉及民生、關系全局、影響穩定。要把穩定物價總水平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關鍵詞:4% 物價上漲壓力較大,但不會發生嚴重通貨膨脹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1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左右。馬曉河說,這個目標是在全面科學分析宏觀經濟運行和物價走勢,綜合考慮國際、國內多重因素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它既意味著今年物價上漲面臨的形勢較為嚴峻,也充分表明了我國政府抑制物價過快上漲的決心。今年物價上漲壓力要大於2010年,但總體上看,不會發生嚴重通貨膨脹。
馬曉河說,從目前形勢研判,2011年物價上漲總體水平要高於去年,但與去年相比,將呈現不同的走勢。2010年1月CPI增速為1.5%,6月為2.9%,12月達到4.6%,呈現前低後高的走勢。今年1月CPI增速已經達到4.9%,預計今年物價走勢將是高開低走的趨勢。
馬曉河認為,今年物價上漲面臨的形勢依然較為嚴峻。從國內看,去冬今春北方大面積持續乾旱,威脅夏糧產量,造成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價格上漲壓力依然較大;國內能源、原材料,以及勞動工資上漲帶來成本推動壓力上昇;依然充沛的流動性對物價上漲也是種壓力。從國際看,近期國際能源、糧食、黃金等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美國繼續實行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及國際熱錢的流入等,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我國物價上漲,增大我國輸入性通脹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