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為進一步解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難題,今年本市將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推出多項改革措施,其中,本市6成居民將在社區衛生機構擁有健康檔案;慢性病管理人群將由60歲以上逐步擴展到35歲至60歲人群;推進『中醫紮根工程』,聘請副高級以上中醫專家每周到社區『國醫堂』帶徒坐診;部分區縣將全面推廣社區家庭責任醫生;社區醫院的開診時間也將大為延長——今年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的變化就在你我身邊,本報今起將推出系列報道,為您一一作出解讀。
今後本市將以區為單位推出社區家庭責任醫生,讓社區居民擁有屬於自己的『健康把關人』。和平、河北兩區今年將作為本市試點區,率先構建社區家庭責任醫生團隊網絡。
現場:每個居委會都有家庭責任醫生和護士
昨天,河西區陳塘莊醫院副院長顧月榮告訴記者,這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下面管轄四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分別位於棉四2社區、秀峰裡、幸福家園、海翔公寓四個社區,每個衛生服務站負責范圍內的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轄區內14個小區皆有一名家庭責任醫生與護士流動服務,服務人口約58000人。
家庭責任醫生每天做什麼?顧院長告訴記者,在衛生服務中心的轄區內,每個衛生服務站負責幾個社區,每一個居委會都有一名家庭責任醫生和護士。他們主要的工作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的管理,二是定期組織轄區內老年人體檢,三是對老年病人進行醫療工作。如果出現家庭責任醫生處理不了的病情,那麼他將及時協調上級醫院大夫處理這個病人。家庭責任醫生幾乎每天都會下到社區工作,對社區居民進行隨訪和管理。而對轄區內的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精殘肢殘等病人,家庭責任醫生每年都要隨訪四次。
市衛生局:將公布責任醫生電話方便叫診
市衛生局社區處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後本市將推出的社區家庭責任醫生會以社區衛生服務站為基本單位,每個站負責八千到一萬的人口,可以管理兩到三個居委會,負責多個社區的家庭衛生服務及管理工作。與此同時,兩到三個衛生服務站將組成一個團隊,實行團隊合作。平時各站責任醫生各負其責,管理各自轄區內的居民,遇到緊急情況或忙時,團隊內各衛生服務站之間的責任醫生可實現及時調動,互相彌補合作,保證居民及時就醫。遇到疑難雜癥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主任也可出診,滿足百姓需求。
通過這種方式,每一位家庭責任醫生都會被分配管理轄區,他們的工作職責是掌握轄區內所有居民的健康檔案,並針對慢性病患者予以乾預,對於家中無人照料、行動不便的老年患者及貧困患者進行關照出診,為社區居民提供醫療諮詢服務等。隨著家庭責任醫生工作的推進,未來還將向社區居民公布責任醫生的聯系方式,方便有需要的居民叫診。記者徐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