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天津 民生 論壇 18街 文娛 體育 財經 地產 IT 汽車 時尚 教育 健康 科技 游戲 視頻
    北方論壇網友『桃花源記』發帖說,前兩天看報道說,『常回家看看』正式入法之後,網上不少商家抓住商機推出了『代看望老人服務』。我去淘寶搜了搜,還真有不少,其中也有天津的商家。服務項目也有多種,可以代聊、代送禮物、代送生日餐等等。
    但我有個疑問,替子女上門看望老人的服務跟一般的商品買賣可不一樣,這些商家會派出什麼樣的人去看望老人啊?這些人服務的質量有沒有保證?畢竟是陌生人上門,怎麼能保障安全,萬一在服務的過程中,老人出現了意外,或者老人對服務並不滿意該怎麼辦?[詳細]

  (感謝北方網網友『桃花源記』提供新聞線索)

值班記者:董立景
    商家推出『代看望老人』 服務 諮詢多成交少

網上商城推出『代看望老人』服務

『代看望老人』包括陪聊、代購、送禮物、做家務、代辦生日餐等

子女不在身邊,老人也需要有人陪伴

    天津北方網訊:7月1日《老年人權益保護法》開始實施後,『常回家看看』正式入法。隨後,網上商城『代看望老人』服務應運而生,關於『代看望老人』的爭議一直沒斷過。到現在已經實施一個月了,『代看望老人』服務是否有市場?這項服務的前景又如何呢?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天津市第一家推行此服務的『精心養老院』。
    『我們從事多年的老人服務工作,所以非常了解老人的心情和子女的心情。目前,老人們基本不缺錢、生活條件也能滿足,但是老人需要的關懷是多種多樣的,比如陪伴、關懷,失能老人還需要照顧。而作為子女,平時工作忙,沒時間照顧老人,並且習慣性的給老人錢、買東西給老人,在大家看來,物質上的給予更加省心、省事。』精心養老院院長李樹敏說,子女也是很想照顧老人,也有這份孝心,只是沒有時間,所以我們推出這個服務,是

想替子女多給父母精神上的關懷。

    記者在淘寶網上輸入『代看望老人服務』,發現上百家網店都在提供這項服務,大部分成交量均為零。隨後記者打開天津的一家『代看望老人』的網店——精心養老院。該養老院打出『為各地政府分懮,替天下兒女盡孝』的口號,主要服務內容包括陪聊、代購、送禮物、做家務、代辦生日餐等等,甚至還打出包月服務。
    據了解,精心養老院的網上『代看望老人』服務,是依托於『海河志願者』——這個以退休老人為主體的志願團隊,以志願服務為主,所以收費相對低廉。『自開通網上服務以來,諮詢的人特別多,主要問我們的服務是不是有資質認證?有什麼保障?服務質量如何?現在我們網上成交的服務記錄,主要是大家通過熟人介紹,口口相傳的形式完成的,單純通過網絡購買服務的基本沒有。從諮詢來看,我們這個服務是有一定的市場,如何消除市民的疑慮成為我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我們也希望有關部門能制定一些行業規范以及頒發一些行業資質,這樣能讓消費者更安心。』李樹敏說。【詳細】

    精心養老院院長李樹敏介紹,『我們從事多年的老人服務工作,所以非常了解老人的心情和子女的心情。目前,老人們基本不缺錢、生活條件也能滿足,但是老人需要的關懷是多種多樣的,比如陪伴、關懷,失能老人還需要照顧。而作為子女,平時工作忙,沒時間照顧老人,並且習慣性的給老人錢、買東西給老人,在大家看來,物質上的給予更加省心、省事。』子女也是很想照顧老人,也有這份孝心,只是沒有時間,所以我們推出這個服務,是想替子女多給父母精神上的關懷。
    網友:
    『付費的親情』如何得到大家的認同?怎麼增加消費者的信任?代替子女看望老人,能不能滿足老人的需求?
    海河志願者韓家瑞:
    『我們的志願者主要是由退休人員組成,這些人也即將步入老年,所以對老人的需求比較了解,和他們也有共同話題。另外,我們的服務只是針對那些沒辦法在身邊盡孝的子女,比如長期在外地或者國外生活的子女,讓他們常回家看看是不可能的,我們可以陪老人聊天,幫老人做家務,在老人過生日的時候,給他們做頓飯或者舉行個生日Party,有人陪伴總比沒人要好。另外,對於父母和子女關系不好的家庭,通過我們第三方的服務還能充當調劑作用。』
    『我們志願者參加這個服務,主要是對如今養老模式的一個探索。』韓家瑞說,他兒子現在加拿大,所以『養兒防老』對他來說不太現實,而中國的社會養老模式還未形成,所以,現在他們進行養老模式的探索,也是為自己未來的養老鋪路。
    精心養老院的網上『代看望老人』服務,是依托於『海河志願者』——這個以退休老人為主體的志願團隊,以志願服務為主,所以收費相對低廉。院長李樹敏說,『自開通網上服務以來,諮詢的人特別多,主要問我們的服務是不是有資質認證?有什麼保障?服務質量如何?現在我們網上成交的服務記錄,主要是大家通過熟人介紹,口口相傳的形式完成的,單純通過網絡購買服務的基本沒有。從諮詢來看,我們這個服務是有一定的市場,如何消除市民的疑慮成為我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我們也希望有關部門能制定一些行業規范以及頒發一些行業資質,這樣能讓消費者更安心。』
陳淑珍:法學教授,《政民零距離》網民智囊團成員
簡介:陳淑珍,女,65歲,農工黨天津市委員會原專職副主委、法學教授。獨立出版專著一部《中國法律思想史論》,與他人合著《法論》、《法學基礎理論》、《法學基礎知識》、《法學概論提要》、《中國統戰學》等六部著作。
    隨著『常回家看看』立法,社會上出現了純商業性的或者志願性質的『代看望老人』服務,這是我們社會養老服務的一個進步,如果雙方自願並且有一定的合同保障,這種交易在法律上是允許的。對於子女在國外或者外地的父母來說,有人看望總比沒人好,社會需求推動了新生事物的產生。但是,這種服務不能『一刀切』,有些父母只是需要來自子女的精神慰藉,這樣子女可以把父母接到身邊,或者通過打電話、視頻、微信等方式讓父母接收到來自子女的關懷。另外,目前網上交易的『代看望父母』確實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果社區居委會能組織志願者經常看看空巢老人,一方面能給老人慰藉,另一方面安全、可靠。
滴答滴答滴答:金錢怎麼能替代親情呢?這生意做不下去吧。
懶人閑想錄:爸媽年紀大了,他們想的是自己的孩子,多跟父母聊聊天,哪怕是視頻聊天也強過找人代看。
古老的大鍾:兒女們有機會常回家看看吧,別讓付費的親情阻隔了內心的真誠!
雲海漂浮的我:這種代看望老人的事我絕對不會去做的,聽著根本就不靠譜。這樣的做法能是對父母的孝順麼?這樣做只會讓父母更寒心。
天馬追星空:這樣的服務方式太不可思議了,代看望老人還不如不看,老人見到來代看的人聊些什麼呢,更尷尬,可能更傷心,萬一有壞人來騙老人,豈不是因小失大。
桔子球圓圓:不常回家看老人也違法,但有時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在保證安全和服務質量的情況下,還是可以選擇這項服務的。
 
【第一現場045期】高層電梯壞一月 住戶天天爬26樓
【第一現場044期】海河藍藻爆發 啥原因造成的?
【第一現場043期】不上駕校也能考駕照嗎?
【第一現場042期】北寧公園湖中現死魚 出啥問題了?
【第一現場041期】居民家中燃氣灶鋼化玻璃突然爆炸
【第一現場040期】汛期到 防汛排水能否經受住考驗?
【第一現場039期】為津城『最美勞動者』喝彩!
【第一現場038期】網友關注井蓋問題 不讓井傷人
 
本期監制:劉雁軍
本期策劃梁宏峰 王冰
本期編輯:尹辰辰
本期記者:董立景
美編統籌:周 瑾
      葉 琨
北方網新聞中心
2013年8月

Copyright (C) 2000-201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