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網消息:春天是萬物復甦的時節,掃興的是,各種各樣的傳染病也大多選擇這個時候肆虐,比如最常見的流感。大家都知道,預防流感最見效也最常用的方法應該是注射疫苗了。可是,如果我們的心“感冒”了,又該怎麼辦?
這並不是玩笑話,近年來心理疾病已經越來越被人所重視,而近年來的醫學研究顯示,最常見的心理疾病是抑鬱症,這種病症在全世界的發病率約爲11%,所以有人把它稱爲“心靈的感冒”。也許我們想不到,抑鬱症也是會傳染的,同流感一樣,它最喜歡的傳染對象自然是抵抗力較低的孩子們。根據市安定醫院兒童心理諮詢門診的資料顯示,目前存在抑鬱症狀的中小學生越來越多,這樣的兒童數量已經佔到該院兒童心理門診日門診量的一半左右。這其中,以畢業班的問題最嚴重。
人在生活中難免會有不快,而反映到成長中的孩子們,抑鬱情緒似乎比任何一種負面情感更爲強烈和持久、影響更深重,因爲孩子的自我調節能力不完善,如果關懷和引導不足,不能在適當時機給孩子“打心靈疫苗”,這種“情緒”就會加速滋生蔓延爲“病症”。
有人說,報紙上關於孩子出走、打架、自殺,甚至犯罪的報道越來越多了,其實不然,是人們對孩子們這些偏差行爲越來越關注了;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對產生那些偏差行爲的心理因素更加擔憂和好奇了。有些家長就會以加倍的嚴厲和打罵來填滿自己的擔憂和好奇,而事實證明此種解決辦法根本行不通,甚至不能稱之爲辦法,只會加速孩子的逆反,讓他們對外界誘惑的抵抗力更加減弱,從而增加“心理病毒”侵入的機會。
前一陣轟動全國的“馬加爵案”使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成爲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一些我們長期不重視的東西終於擺上了桌面,我們也都認識到,馬加爵罪行的產生是長期的心理壓抑、扭曲所致。那麼我們何不在成長的一開始就將心理病症當作重點來防治,何不將心理引導和疏通的時間集中起來開一門必修課,將心理流感的病毒“扼殺在搖籃裏”,給抑鬱的心靈注射一針疫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