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國內 > 國內要聞 正文
關鍵詞:
 
最新新聞排行
· 都市報道60分 (2024-05-17)
· 勞動保障技師學院舉辦開放日
· 13國外長致信以色列:不要對拉法發動全面攻勢
· 天津全力做好防汛備汛工作 5月底前6處易積水點改造將全部完成
· 原創舞劇《運》開啟京津冀巡演
· 天津新聞 (2024-05-17)
· 天津市發展新質生產力觀摩推進會在天開高教科創園召開 深學深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善作善成 陳敏爾講話 張工主持 喻雲林王常松陳輻寬出席
· 以硒會友 共話未來 天津市第二屆富硒產業發展大會在薊州舉辦
· 中國國防部:福建艦將按既定計劃展開後續試驗
· 尋訪新質生產力|儲能電池『變形記』
 

中國區域經濟三足鼎立

http://www.enorth.com.cn  2005-06-20 14:02
 

 

  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之區域經濟比較

  當前中國經濟中,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區三大經濟圈三足鼎立態勢漸趨明朗。

  京津冀:走出“窪地”

  關於三大經濟圈的形象比喻有很多。其中一個把中國比喻成一個巨人,巨人的頭是京津冀地區,兩條腿分別是長三角和珠三角。然而,現實的情況卻是,珠三角、長三角崛起後,京津冀經濟地位相對下降,成爲“窪地”。

  有數字爲證:2004年京津冀兩市一省的生產總值爲1.6萬億元,只有珠三角的1/2稍強,尚不及長三角的一半。

  單獨來看,擁有9300萬常住人口的京津冀,其最近兩年的經濟增長率並不低:2004年,北京經濟增長率爲13.2%,天津爲15.7%,河北是12.9%。這一年,天津人均生產總值首次突破3萬元人民幣,河北省的這一數字也達到了13017元。

  關鍵問題還是出在長期以來的區域經濟合作不暢上。京津冀都市圈是我國北方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城市羣和工業密集區,但由於存在着傳統產業比重過大,城鄉二元結構突出,市場分割,資源環境壓力大等問題,與另外兩大經濟體相比就落後了。

  不過,合作的條件已經具備,合作潛力是巨大的。當前北京由於承擔功能過多,發展不協調,患上了“大城市病”,城市擁堵等難題讓管理者頭痛不已。北京希望能夠通過京津冀的合作,挖掘區域經濟發展的潛能。爲了解決北京的污染問題,北京和河北已經達成了初步協議:北京將把首鋼搬遷至河北,還籌劃在河北建設一個液化石油氣項目,以解決北京的能源問題。

  而近兩年來,天津也開始轉變與北京“不相往來”的觀念,開始注重京津地區之間的合作。在今年的全球財富論壇上,天津市長戴相龍透露,天津計劃在今後兩三年內投資100億美元左右進行交通建設,包括建設連接北京和天津的城際鐵路和高速公路。“中國的發展以前是看珠三角、長三角,新世紀前20年也要看京津冀地區”,戴相龍如是說。

  濱海新區的加快開發無疑是另一個良機。來自天津市政府的最新消息說,《天津濱海新區“十一五”規劃綱要》已編制完成,並先後經天津市政府常務會議和市委常委擴大會議討論原則通過,不日將正式上報國務院。據相關人士透露,新編制的規劃已將濱海開發定位,由天津的新區躍升爲國家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繼廣東深圳、上海浦東之後,天津濱海新區有望在未來15年的戰略機遇期內,成爲中國經濟的“第三增長極”,帶動環渤海區域經濟發展,改變中國經濟發展“南快北慢”的局面。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正在進行京津冀都市圈區域規劃的編制工作,京津冀三地有關負責人也表示,將共同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北京作爲我國的政治、文化、國際交往中心,賦予京津冀經濟圈獨特的優勢。通過合理引導,這一優勢將持續不斷地轉化爲經濟優勢,促使這一地區形成具有“首都圈”特色的核心競爭力。

  事實上,在產業結構方面,由於北京的第三產業具有較高的發展水平,在生產總值中佔61.4%的絕對優勢,從而使京津冀地區的生產總值中第三產業比重略高於第二產業,呈現“三二一”的產業結構,長三角和珠三角則均爲“二三一”結構。

  珠三角再跨越

  粵港澳一個省加上兩個特區共有9100萬人口。2004年,該地區生產總值之和達3萬億元。

  珠三角經濟圈中最大的經濟體是廣東,自改革開放以來,廣東以年均13.4%的高速度增長,2004年廣東GDP超過1.6萬億元,佔中國GDP的11.8%;外貿進出口3571億美元,佔全國外貿進出口的30%以上,外貿依存度多年保持在170%的全國最高水平。廣東目前的人均居民儲蓄存款餘額、人均財政收入、人均消費水平均居全國首位。

  自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廣東創造了25年持續高速經濟增長和快速工業化的奇蹟,珠三角地區也因此而崛起成爲上個世紀“中國製造”的主要產地。在這一過程中,數萬港澳客商陸續到毗鄰的廣東,特別是珠三角地區投資辦廠,使廣東發展成爲全球重要的製造業基地,而香港也藉此成功轉型爲服務業爲主的國際商貿之都。

  的確,珠三角一度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的經濟也扮演着全國經濟“排頭兵”的角色。全國最早設立的4個經濟特區有3個在廣東,其中的深圳經濟特區在20年間從一個邊陲小鎮發展成爲一個現代化都市,創造了神話般的奇蹟。

  以低端製造業發家、依賴大量廉價勞動力,珠三角企業實際上“賺的就是人工的錢”;而長三角的製造業一開始就跨越了單純的來料加工生產模式,引來外資在本地孵化,形成了高層次的配套經濟模式,發展潛力遠遠超出珠三角。

  換句話說,珠三角的發展模式是建立在與中國港澳以及東南亞地區緊密聯繫的外向型經濟模式上,直接參與國際產業鏈的循環;而長三角則是開放型的經濟模式,既與亞歐及其他國際市場緊密聯繫,又與國內市場緊密聯繫,在滿足內需的同時,也滿足了外需。

  但是,隨着多年來經濟的高速增長,珠三角許多城市逐漸受到能源不足、資源緊張、環境壓力、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困擾,產業集羣以低成本爲基礎的聚集、政策優勢和地理優勢的弱化使得珠三角逐步散失昔日的優勢。

  珠三角挺進在前,長三角崛起在後,珠三角一直擔心長三角的成長會威脅其經濟地位。珠三角以輕工業爲主,多爲低投入、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面臨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挑戰。由於科技競爭力相對較弱,導致經濟發展動力後勁不足。

  在經濟外向度方面,從進出口總額、出口額、實際利用外資等指標看,長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國外向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京津冀的現實發展程度則相差較遠。其中長三角經濟外向度持續大幅度提高,進出口總額和出口額都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長,遠遠超過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區,京津冀地區增速也略高於珠三角。

  2004年初,“民工荒”敲響了珠三角經濟的警鐘:珠三角的低工資、高勞動、高效率已經成爲過去,發展速度已經低於長三角,轉型迫在眉睫。

  2003年11月,廣東率先提出了“泛珠三角經濟圈”區域合作概念。基於與珠江流域相連、與大珠三角相臨、經貿關係密切等三方面因素,泛珠三角區域的範圍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9個省(區)以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簡稱“9+2”。內地9省(區)的區域面積爲全國的1/5,人口的1/3,經濟總量的1/3。加上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泛珠三角區域在全國的重要地位十分突出。2004年6月,“9+2”政府領導共同簽署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框架協議》

  珠三角也正在創造自身優勢。高速鐵路工程一直是國內各大經濟圈關心的焦點。廣東的城際高速鐵路已經通過審批,目前正在緊張施工中。建成之後,珠三角內任何一個地級市和香港之間的行駛時間將縮短到1小時之內。換言之,珠三角將先於長三角建成“一小時經濟圈”。

  長三角獨領風騷

  作爲國內發展勢頭最強勁的兩大經濟帶,長三角與珠三角的較量始終就沒有停止過。隨着全球製造中心向中國轉移的階段的到來,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分工也愈加明顯。從外資企業角度看,如果要做鞋或玩具,就會把工廠設在珠三角,但如果是做芯片等技術型的產品,工廠將會設在長三角。

  企業界人士普遍認爲珠三角沒有“龍頭”,也就是“龍頭效應”沒有在珠三角很好地發揮出來。而在長三角,“龍頭效應”非常明顯。長三角很明顯是一個龍頭城市(上海)帶動兩個亞中心(南京和杭州)。而珠三角是一個多中心的格局,香港是一箇中心、深圳是一箇中心、廣州是另外一箇中心。

  從統計數字來看,滬蘇浙一市兩省共有1.4億常住人口。2004年,該區域GDP總合已達到3.4萬億元,爲三大經濟圈之首。浙江人均生產總值達到23942元,江蘇人均生產總值也突破了2萬元。

  “產業集羣”正在長江三角地區加速生成。某一產業在同一地區的集中投資,形成數十甚至數百家企業的羣落,進而形成產業分工或市場競爭,帶來這一地區的巨量產業規模。正是這種產業集羣,成爲長三角經濟發展的強勁支撐和競爭力的源泉。

  相比珠三角和京津冀,長三角的區域經濟結構更爲清晰,關鍵是其中心定位比較明確。長三角對上海龍頭地位普遍認同。區域內“中心——次中心——腹地”的結構一直具有穩定性和連續性。各地資源與產業的優勢互補格局也較爲清楚,關鍵是在市場力量推動下完成互補的產業鏈、產業集羣和城市形態的集成。

  在經濟外向度方面,從進出口總額、出口額、實際利用外資等指標看,長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國外向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京津冀的現實發展程度則相差較遠。長三角對外貿易和實際利用外資在規模上均已超過珠三角。外資投資的熱點正從珠三角向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轉移,珠三角外向型經濟的優勢正在弱化,長三角將逐漸取代珠三角成爲外商投資的熱土。

  從生產總值角度看,長三角的地區生產總值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均遠大於珠三角和京津冀,而絕對值比後兩者之和還多。

  雖然長三角一體化的呼聲迭起、進程加快,一體化的範圍不斷擴展、層次不斷提高,但是由於以各級地方政府爲代表的諸多利益主體的存在,長三角目前仍舊是一種以行政區經濟爲主體的發展模式。長三角城市間的戰略聯盟目前還沒有達成,很多基礎設施還處於分割狀態,尚未形成行業佈局協調、經濟能量集聚、產業結構合理的理想範型。

  長三角各地爭相把電子、機械、化工與醫藥等產業作爲未來的主導產業。在長三角地區的16個城市中,選擇汽車的有11個城市,選擇石化的有8個城市,選擇通信產業的有12個城市。而蘇錫常三地前五位產業幾乎一樣。江、浙、滬兩省一市的製造業結構再次出現“往一條道上擠”的趨勢。產業同構加劇引資大戰,而反過來引資大戰又使業已存在的低層次產業同構現象在更高的產業層次上重演。

  長三角和珠三角都在不斷調整自己的產業結構。目前,長三角的目標是向現代製造業邁進,珠三角也確定了發展現代製造業的產業方向。兩個地區選擇了同樣的產業結構。誰走得更快目前尚難下結論。

稿源 經濟參考報 編輯 樑宏峯
25家外國媒體齊聚天津 關注環渤海經濟圈發展   04-03-19
加快環渤海經濟圈建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   04-03-10
三大經濟圈指標:工業和固定資產投資   03-09-04
我來說兩句:
暱稱: 輸入答案:
 精彩熱圖
嵌入-變動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熱點評論 ·體育頻道
【觀點PK】單雙號限行是否可以定期施行?
七大公園將陸續免費開放 中心城區消滅土路(圖)
中秋節9月13日到15日放假三天 加班最少263.9元
【觀點PK】後奧運時代 房價是升還是降?
退款小條丟損不退押金 公交卡押金能否更透明
天津男籃殺入CBA 回報家鄉球迷積極運作引援
天津泰達客戰武漢光谷 蒿俊閔家鄉作戰成爲焦點
中超怪現象:戰至14輪 16傢俱樂部12位主帥下課
天津男籃吹盡黃沙始到金 榮鋼獲得CBA聯賽資格
CBA擴軍 天津榮鋼高票升級 奧神迴歸仍存懸念
·財經頻道 ·娛樂頻道
張道達:老法師看盤 2245點的意義(9月5日)
中新兩國確定了中新天津生態城規劃空間結構
人民大學財稅專家表示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已不低
萬科高層迴應樓盤大幅降價及業主集體退房問題
阿里巴巴集團將旗下淘寶網和阿里媽媽合併發展
《梅蘭芳》被告上法庭 阿嬌戲份可能全刪(圖)
劉亦菲變身糖果公主 俏麗芭比甜美可人(組圖)
張藝謀稱奧運後很失落 婉拒執導倫敦奧運會邀請
薔薇花開惹人醉 蕭亞軒復出自信依然(組圖)
男人另類風情 劉德華小豬性感演繹鋼管舞(組圖)
關閉窗口
 
無標題文檔
天津民生資訊
天氣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訊 二手市場
空氣質量 天津股票 廣播節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領 股市大擂臺 天視節目 每日房價
熱點專題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和諧之旅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解放思想 乾事創業 科學發展 同在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家園
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今日股市觀察》視頻
北方網網絡相聲頻道在線收聽 2008高考招生簡章 復習衝刺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問題解答
帶你了解08春夏服飾流行趨勢 完美塑身 舞動肚皮舞(視頻)
C-NCAP碰撞試驗—雪佛蘭景程 特殊時期善待自己 孕期檢查
熱點新聞排行 財經 體育 娛樂 汽車 IT 時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