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圖書館舉辦的“巴金文獻手稿展”吸引了數以千計參觀者的目光,其中,巴金所贈俄文和法文原版圖書,更讓許多人流連不已。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巴金共分4次向上圖贈書10000餘冊,其中不乏上乘的珍品。上圖長期負責與巴金接洽的退休館員肖斌如昨天告訴記者,巴金一生愛書藏書,但他始終認爲好書應該拿出來與大家,尤其是與青年讀者分享。
“我的贈書不要封存”
在巴金捐贈給上圖的10000餘冊書籍中,外文原版圖書佔了絕大多數。據肖斌如介紹,這些原版圖書價格一般爲中文圖書的好幾倍,許多都是解放前巴金在經濟條件不太好的情況下買的。得來不易,巴金一生視之爲珍寶,幾十個春秋過去了,這些書依然挺刮如新。
儘管如此,在晚年巴金看來只有將書捐給圖書館讓讀者尤其是青年讀者分享,才能發揮書的最大作用。“每次去巴老家取書,他總是叮囑我們‘贈書不要封存,要讓讀者使用’。”肖斌如說。遵照巴金願望,現在除少數珍貴孤本藏於徐家彙藏書樓外,巴金贈書大多存於上圖歷史文獻中心,普通讀者辦理相關手續後都可借閱。
“我已經翻不動了,你們都拿去”
巴金最後一次向上圖贈書是在1998年,那時他的身體急劇衰弱,住進了華東醫院。“我們去的時候,書就放在巴老牀頭,一見我們,巴老就說‘我已經翻不動了,也看不動了,這些都捐給上圖,書給年輕人或許還有一點作用。”
巴金這回捐贈的都是自己最心愛的貼身讀物,儘管只有6套13冊,但本本都是“精品中的執牛耳者”,其中包括1900年俄文版《死魂靈》、1925年法文版《懺悔錄》和俄文版《托爾斯泰選本》的孤本等等。“這次捐贈之後,巴老自己的藏書就所剩不多了,但他仍然時刻關注着公共圖書事業,他還經常動員其他作家也把藏書捐給上圖,讓讀者共同分享人類思想的結晶。”
捐書也要至善至美
巴金是個追求至善至美的人,即便贈書也如此。據肖斌如回憶,巴金的藏書大多存放在武康路寓所的車庫裏,但每次上海圖書館工作人員都到設在二樓的書房取書,巴金總是親自將書選好,放在書房等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來取。
“巴老追求完美,所以他做事很慎重,即使是贈書給上圖,他也要挑選出最好的書來,決不一贈了之。”肖斌如告訴記者,目前上圖所收藏的巴金贈書,每本都經過巴金的親自挑選,即使到後來身體不好了也是這樣。細心的巴金在每本贈書上都簽名以表留念,有時是“巴金”,有時是“堯棠”,有時乾脆是“LPG”。肖斌如說,現在巴老走了,這批贈書就是他留給讀者的最好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