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昨日從天津市建委獲悉,對改善城市環境、建設宜居城市、提高廣大市民羣衆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的本市所有二級河道治理、改造工程截至目前已經基本完工。在5年時間裏,先後完成了津河、衛津河、復興河、月牙河等12條河道的改造,治理河道總長度107公里,提升了市區二級河道排水能力,改善了沿河環境;同時在二級河道沿線鋪設雨污管道99公里,新增沿河綠地233萬平方米,新建和整修跨河橋樑130座,改善了河道兩岸環境,使2200個單位,近60萬羣衆直接受益。
不斷提高城市載體功能、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一直是市委、市政府關心的大事。本市從2000年開始治理二級河道。通過全市人民的共同奮鬥,歷時五年使全市所有二級河道的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條條二級河道實現了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徹底改變了沿線一些重要單位的對外形象。南開大學教授劉景泉深有感觸地說:“過去,師生們把學校門前的這條臭河稱爲‘藍色的多瑙(惱)河’,須掩鼻而過。現在,這裏成了大家喜愛的景觀、休閒漫步的場所。”
目前部分二級河段已經實現旅遊通航,不僅給旅遊業的發展帶來了商機,而且拉動了沿線的房地產市場。不僅如此,通過治理河道,凝聚了人氣、振奮了精神,創造了良好的綜合社會效益,促進了土地升值,拉動了城市經濟的增長。對此,建設部給予高度評價,2002年授予本市二級河道治理“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