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方地區開始正式供暖。據媒體報道,今年北京冬季供暖將採取“保低限高”的辦法,即室內溫度最低不得低於16℃,最高不得超過20℃。記者從本市有關部門瞭解到,儘管本市沒有就供熱的最高溫度做出限制,但是各供熱單位都將根據天氣變化情況,隨時調整供熱用煤量,使得供熱的溫度既要讓老百姓感到溫暖舒適,又能夠達到節能的目的。
據介紹,若室溫過低,人易受寒,誘發呼吸系統與心腦血管疾病,產生嚴重後果。但若室溫太高,與室外溫差太大,肌體不能適應,易使心臟、肺等器官受累。人在溫度高溼度低的環境下,就會感到燥熱,所以冬季取暖時,室內外溫差應該儘可能地縮小。按照本市有關規定,供熱期間,未與陽臺打通的居室溫度標準爲18℃(正負2℃),安裝供熱設施且未與陽臺打通的廳、廚房、衛生間和安裝供熱設施的陽臺,溫度標準爲16℃(正負2℃),這個溫度相當於津城不冷不熱的春季,與室外的寒冷相比,有溫度的變化,又容易被人體適應。
爲了讓市民溫暖過冬,同時還要節能降耗,今年各供熱單位在備好燃煤的同時,紛紛從技術上做好節能工作,通過多種技術措施提高鍋爐熱效率,如使用均勻給煤、分層上煤系統,並大力推廣爐渣返燒方法,讓燃料能夠發揮出最大的功效。市熱力公司的下屬供熱站,就是根據供熱期中的實際天氣情況,通過調整爐排轉速、煤層厚度、風量配比來控制爐膛溫度,從而達到調節回水溫度的目的。例如當室外平均溫度在5℃時,將回水溫度控制在40℃-45℃,當室外平均溫度降至-5℃時,則要將回水溫度控制在55℃- 60℃,以此來保證用戶家中的溫度能夠達到16℃-20℃。另一方面,熱電公司等不少供熱單位還採取技術措施,儘可能降低在向用戶送熱過程中熱量的損失,通過管道保溫、管網輸配過程中的控制減少熱量浪費。市熱電公司所屬的所有無人值守換熱站,都安裝了自動調節裝置,室外有溫度感應器,通過電腦裝置連接到自動調節閥上,通過感應溫度的變化自動調節電廠出廠熱水的流量,這樣既保證居民室內溫度達標,又節約熱能。
另外,今年本市將擴大計量供熱試點範圍,在全國率先實現200萬平方米供熱計量收費,這種用多少熱,花多少錢,每戶自己一個循環系統,誰用熱、誰交錢的計量方式,不僅先進,而且通過價格槓桿,可以進一步促進節能意識的增強。
供熱首日暖氣不熱
讀者提問供熱糾紛
昨天是本市集中供熱的第一天,本報接到很多讀者打來的電話,反映和諮詢關於供熱方面的一些問題。截止到昨天21: 00左右,本報就接到此類電話數十通,大致涉及本市20多個地段。供熱後暖氣不熱和因爲拖欠供熱費而引起的供熱糾紛等兩方面問題最爲嚴重。
家住河東區大橋道的鮑先生打來電話說,昨天一早他們就發現家裏的暖氣冰涼,一點都不熱,最初以爲是家裏暖氣壞了,後來問過鄰居才發現,樓內居民家的暖氣都不熱。記者聯繫供熱部門得知,供熱站的工作人員已經到場檢修。
和鮑先生比起來,家住河西區尖山路的王先生更鬱悶。王先生說,最近天越來越冷,可是他家的暖氣還是沒有熱氣。昨天他到供熱站詢問才知道,因爲周圍鄰居拖欠暖氣費,所以供熱站根本就沒供暖。供熱站表示只有解決了暖氣費問題才能正常供熱。可是王先生說,他去年才搬來,跟鄰居也不熟,自己就是有心幫忙也幫不上。供熱站正常催費沒有問題,可是自己按時交費卻被殃及,確實是很無辜。
在將讀者們反映和諮詢的衆多供熱問題彙總整理後,昨天下午,記者已經以書面材料的形式將所有問題轉呈到市供熱辦,爭取將問題儘快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