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環保採暖,如今已成爲本市主流。昨天是本市冬季供暖第一天,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隨着藍天工程的深入實施、全市6300多臺小燃煤鍋爐的拆除以及低硫煤的普遍使用,本市採暖期空氣質量明顯好轉,昨天達到二級良好水平,出現了以往採暖期難得一見的藍天。
過去,本市採暖季煤煙型污染比較突出,環境空氣質量會明顯下降。空氣環境的首要污染物也由非採暖期的“可吸入顆粒物”轉變爲由煤炭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昨天,市環保局對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的結果表明,本市“二氧化硫”指數不僅沒有超標,而且相當低。
據市環保局大氣處有關負責人介紹,爲重點解決採暖期本市環境空氣質量污染較重問題,全市供熱單位積極新建、更換環保型供熱燃燒設備,推廣使用清潔能源,採用清潔採暖方式,並禁止在本市外環線以內新建、擴建、改建使用高污染燃料的鍋爐、窯爐,停止了外環線以內地區高污染燃料供熱鍋爐的審批。同時,環保部門近年來連續對全市10噸及以下供熱鍋爐實行拆除併網。目前,全市集中供熱已經形成了環保型的供熱格局。
據悉,本市供熱在推廣清潔採暖方式上“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大規模地發展了燃氣採暖、電熱膜輻射採暖、地熱採暖,還廣泛利用太陽能、沼氣等新能源,使太陽能洗浴、供暖初具規模,沼氣已得到廣泛推廣,地熱採暖利用規模達940萬平方米,爲從根本上改善本市冬季環境空氣質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記者昨天從本市地熱管理部門瞭解到,天津作爲地熱資源最爲豐富的城市,地熱採暖利用規模達940萬平方米,利用這種環保的地熱資源供暖面積佔全市供暖總面積的10%左右。每年用地熱供暖可替代燃煤21.56萬噸,減少煤塵排放1552噸,二氧化硫排放減少6653噸,氮氧化物排放降低1996.3噸,一氧化碳排放減少17.4萬立方米。
地熱“焐暖”天津市民
地熱供暖看似與普通的供暖方式差別不大,實際上流進散熱器中的熱水並非燒熱的,而是被“地熱水”焐熱的。據瞭解,天津的地熱資源豐富優良,地熱水的溫度最高可達102℃度左右。地熱水和供熱管道里的水其實是兩個獨立的循環網格,以鈦板相隔,熱能就是通過鈦板這種傳熱快耐腐蝕的材料作爲傳熱裝置,傳導至供熱管道里的冷水,從而達到供熱的效果。而一次供熱後,地熱水的溫度仍然可達60℃左右,還可以再次循環利用,供地板採暖,地板溫度可達48℃左右。
科學利用地熱防止資源枯竭
爲了保護地熱資源,實現可持續利用,本市已全面啓動地熱資源規模化回灌工程。其原理就是通過回灌井將已開採利用的地熱資源再“送回”地下,使之與地質重新融合,從而提升地熱資源的液麪高度,增加地熱資源的存儲量。本市規定,從現在開始,凡申請地熱採礦權的單位,在建設地熱開採井的同時,必須建設地熱回灌井。經過回灌,地下水沒有任何損失,從而達到節水的目的,不會產生地面沉降問題,同時避免了因使用鍋爐給大氣帶來的煙塵污染,達到環保、節能、無污染的效果。
購房者購買地熱住房先查兩證
目前,本市立達公寓、華鑫公寓、第六田園等不少住宅小區已採用地熱井供熱方式。針對有的開發商將地熱供暖作爲賣點的現象,本市地熱部門提醒市民,購房時可以讓銷售人員提供地熱採礦許可證或天津市地熱部門頒發的地熱打井批文,這兩個證件有其一者,都可以說明住宅地熱採暖的真實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