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和中國營養學會聯合召開了方便麪安全問題高層論壇,給油炸方便麪“平反”,而中國消費者協會及國家質檢總局產品質量監督司的有關人士均表示,“油炸方便麪致癌風波,其性質純屬企業炒作” 。
油炸面丙烯酰胺含量不高
油炸方便麪中丙烯酰胺比非油炸的還低。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胡曉鬆教授表示,油炸方便麪中丙烯酰胺的含量相對較低,不同品牌的幾十種方便麪中的平均含量範圍都在15微克-80微克/千克。而這個數值的範圍也與美國、歐洲、日本和衛生部CDC檢測的數據基本一致。
而非油炸方便麪由於通過熱風乾燥脫水,其丙烯酰胺的含量爲50微克/千克。“這個含量比油條、油餅、麻花等中國食品低,也低於豆類、早餐麥片、炒栗子等食品。可以說油炸和非油炸方便麪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是非常安全的。”
“含丙烯酰胺就致癌”說法有誤
“方便麪含有丙烯酰胺就致癌這個說法不科學。”胡曉鬆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這個會場,含有的致癌物質就不少於30種,但是這並不代表能夠讓參會的人得癌症。”
而本次白家粉絲“方便麪丙烯酰胺致癌”事件中的焦點人物之一的中國農業大學沈羣副教授也出現在論壇上,並公開批評企業爲炒作,而對她的研究斷章取義“是極不負責的”。
“油炸面致癌”是企業炒作
與會的國家質檢總局產品質量監督司司長紀正昆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潘蓓蕾均認爲,企業之所以造就這場“油炸方便麪致癌風波”,純粹是爲了炒作。“近年來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事後經調查取證,有相當一部分存在炒作嫌疑,其中就包括油炸食品中的丙烯酰胺。”紀正昆表示:“丙烯酰胺是高澱粉的產品,在125℃的油溫中炸,炸的過程中產生的白色晶體,目前是可能或疑似有害物。而油炸的食品如炸薯條,1公斤只含有十幾微克,並不足以讓人產生癌症。”
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祕書長董京生說:這是有的企業以損害競爭對手爲目的,散佈的商品和服務的不真實的信息。紀正昆建議消費者不要輕信“有毒、有害和致癌等字樣,要相信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