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天津 > 都市新聞 正文
關鍵詞:
 
最新新聞排行
· 臺方稱解放軍戰機『3分鍾到臺北』
· 天津入圍周邊游最熱門城市 成為周邊游最熱門城市TOP8
· 『世紀鍾』旁晝看景夜賞燈
· 天津:加大路檢頻次 嚴查網約車巡游出租車違規
· 國務院安委會掛牌督辦河南大學大禮堂火災事故,並派督辦組赴河南督促指導工作
· 『五一』假期返程高峰開啟 多部門聯動護航返鄉路
· 深學深用 善作善成|天津構建『引育用留』全鏈條人纔服務體系 培育引智聚纔良好生態 打造創新發展最強引擎
· 『五一』假期後首個工作日 限行機動車尾號是5和0
· 『五一』假期,天津建設者堅守『一帶一路』項目施工一線
· 文化中國行|沿著海河 品津衛文脈
 

長征面孔 記憶中的生命史詩(組圖)

http://www.enorth.com.cn  2006-10-23 17:54
 

 

  72年前的10月16日夜晚,寧靜的贛南於都河兩岸,突然出現了大隊人馬——以越過於都河爲標誌,中央紅軍的長征開始了。

  70年間,滄海桑田,世事鉅變。但70年前那支用腳板丈量信念的工農隊伍,以及他們在千難萬險的征途中所創造出的長征精神、長征意志,卻早已如刀劈斧削般,鐫刻在了一個民族的記憶深處。

  嬌弱之軀鋼鐵之氣

  向玉文,作爲天津健在的真正走過雪山草地的女紅軍之一,如今的身體狀況、生活條件怎樣?昨日,記者敲開了老人位於氣象臺路某小區的家門。門一開,向老立刻出來迎接,她一米六左右的身高,沒有駝背,看上去很精神。

  向玉文,女,1918年生於四川省通江縣鐵佛區跑馬鄉杜口村一個貧農家庭。三四歲時,母親得了重病,在飢寒交迫中過早去世了。雖然是女孩子,可是爲了維持生計,向玉文從小跟着父親到處做苦工。因爲年小體弱,幹不了重活,僱主每頓飯只給她吃半個飯糰。

  1930年初,紅四方面軍從鄂豫皖西征,轉戰2500餘公里到達川陝邊區。1933年冬,紅軍招兵的時候,向玉文毅然報名參軍,那時她年僅15歲。部隊看她年齡小,便把她派到總醫院做衛生員。

  1936年2月,紅四方面軍開始翻越終年積雪的夾金山。“隨着山勢的增高,隊伍變得稀稀拉拉,斷斷續續。”向玉文的記憶中,當時正是寒冬季節,山上風雪交加,天寒地凍。“我們身上少衣,肚中沒食,頭疼缺氧。肚子餓得受不了,就從已經乾癟的乾糧袋裏抓一小把炒米,就着雪放在嘴裏嚼。身體凍僵了,也要慢慢爬,就怕永遠‘睡’在雪山上了。”

  紅四方面軍與紅二方面軍在西康甘孜會師後,開始揮師北上,三過草地。“到處都是幾米深的沼澤坑,一不小心就會掉進去爬不上來。”向玉文在回憶中說,第一次過草地時還有少許炒米和野菜充飢。第二次炒米沒了,野菜也吃光了,肚子餓得難受極了就扒草根嚼,找蹄坑裏的馬尿喝。長征結束時,原本102斤重的向玉文,僅剩了79斤。

  長征勝利後,隨着丈夫的工作調動,1951年向玉文到天津從事幼教工作,離休前任和平保育院院長。採訪中,她的大兒子說:“媽媽從不喜歡炫耀自己的功勞,覺得那是應該的,只有到部隊或學校做報告時,纔會回首往事,講述紅軍長征的艱苦故事。她生病住院總是打完針就回到家中,她說自己是老紅軍能爲國家節約一點算一點。”實習記者尹鵬攝影記者蘭飛

  向玉文女,1918年生於四川省通江縣,1933年參加紅四方面軍。長征時在紅四方面軍總醫院當衛生員、班長。到延安後在中央軍委九局衛生所工作,直到1950年。

  戎馬一生簡單幸福

  劉樹森男,四川省通縣人,1919年出生,1933年參加紅四方面軍。1935年5月隨紅四方面軍長征。1936年10月22日,在甘肅會寧紅一、二、四方面軍會師,長征勝利結束。

  原定早上9點在開封道港務局老幹部處採訪,差5分鐘9點,記者趕到時,劉樹森老人已經在那裏等着了。這位老人已經87歲,卻絲毫不顯拖沓,端坐在辦公室的沙發上,一副精神矍鑠的樣子。可以看出,青少年時期的戎馬經歷給老人帶來的是一生的精氣神兒。

  劉樹森是位老革命。1933年,只有14歲的他,在原籍四川省渠縣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走上革命生涯,15歲即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開始了二萬五千里長徵。當時,劉樹森是紅四方面軍裏的一個“紅小鬼”。

  說起長征,老人記憶最深的是米袋子。那是用布縫製而成的,斜挎在身上,每人一個,可以裝四五斤糧食。老人說,在有關文學作品裏面,米袋子裏裝得最多的是炒麪。而在南方,吃得最多的是米。他們就把米飯炒幹了,裝在米袋子裏。紅軍走到哪兒帶到哪兒,情況緊急時,不用炊事員,就可以充飢。老人動情地說:“通常情況下,米袋子裏的炒米都能保證供應,但是也有例外,比如第二次過草地竟然走了一個多月,斷糧的時候經常出現,只能大夥兒互相接濟,再有就是吃野菜充飢。”劉老告訴記者,過雪山時,零下幾十度的低溫,戰士們仍然只穿着那身單薄的軍裝,吃不飽,穿不暖,還要堅持行軍。老人記得過河時不管多麼急的河流,都得趟水過去。戰士們手拉着手,稍有鬆懈,就會被湍急的水流沖走。到長征結束,很多同志都因此犧牲了。說到這裏,老人默默地沉思了半晌……

  劉樹森老人說:“長征雖然苦,雖然艱難,但是沒有長征的勝利,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現在是享福了。其實,所謂享福,是針對那些犧牲了的戰友們說的。”經過了槍林彈雨,老人對幸福的定義原來就是如此的簡單。

  戰友長眠長征路上

  馬連理男,1919年生於陝西省寧強縣。1934年參加紅軍。隨紅四方面軍31軍長征,沿途翻越了五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跨越十條江河,三過草地。

  耄耋老人馬連理,離休前曾任南開區人大常委會主任,今年已87歲高齡。對於馬老先生而言,長征對他有着頗不尋常的意義,那是一段深刻、生動、令他終身難忘的歷史。原因就是,他曾親身征服過空氣稀薄的冰山雪嶺,穿越過渺無人煙的沼澤。

  談起當年長征的經歷,15歲參軍的馬連理老人,至今仍心潮澎湃:“當年長征,紅軍所經歷的艱難困苦是世界罕見的”。馬老回憶,長征時他所在的紅四方面軍走的是海拔4000多米高的夾金山。夾金山被當地老百姓稱作神山,意思是除了神仙連鳥也飛不過去。當時馬老他們穿的是單衣單褲,光着腳穿草鞋。山上氣候變幻萬千,一會兒晴空萬里豔陽高照,一會兒又大風颳得人都不能站穩。雨雪同時來是常事,身上又溼又冷的衣服只能期盼太陽出來曬乾。其間,越往上走空氣越稀薄,憋得人喘不過氣來,渾身無力卻又不敢停歇。爲了不讓身體不好的戰士停下來,大家乾脆互相攙扶着向前移動。不過儘管如此,還有的戰士因爲走不動了,就這樣長眠在雪山上了。

  “要說爬雪山最大的困難來自‘天上’,那過草地最大的難題就是‘地上’。”長征中,草地裏河溝交錯,沼澤里根本找不着路。瀝水淤積的黑色死水,不僅散發着臭氣,更時常把戰友拉進其中。起初見有戰友陷下去,大家就拼命地拉,結果許多人就一同陷下去,搶救不及時就會送命。

  長征是最寶貴財富

  彭桂生男,江西贛縣人,1918年生,1932年參加革命工作。解放戰爭時期曾任冀東軍區司令部直屬特派員、秦皇島警備團政委等職。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這氣勢磅礴的毛主席詩詞,不知曾讓多少人爲之激動慨嘆。但是,在和平年代中成長的人們有誰能說清,真正的長征是什麼樣,投身長征的紅軍戰士如何度過那缺衣少食的艱難歲月,長征給經歷過它的人留下了怎樣的精神財富……記者安穎攝影記者杜海

  昨日上午,在老紅軍、曾身爲天津市一輕局副局長的彭桂生老人家中,跟隨彭老的講述,記者走入了那段艱難困苦的烽火歲月。

  14歲的小紅軍長征隊伍裏的宣傳員

  彭桂生老人笑容慈祥、精神矍鑠,看上去一點兒都不像已經88歲高齡了。“我14歲參軍,16歲就跟隨長征隊伍離開了家。”彭老說,參軍前他和母親相依爲命,在他14歲那年,家鄉來了紅軍隊伍,一天他對一名正在寫標語的紅軍戰士提出了參軍的想法,立即得到了鼓勵,於是,他從此成了一名“紅小鬼”,由於年齡小,被安排當上勤務員。

  在彭桂生16歲時,紅軍開始了長征。作爲紅一方面軍的一員,彭桂生告別母親,離開了江西贛縣江口鄉,踏上了長征的道路。在隊伍中,他的工作從勤務員變成了宣傳員。“我們宣傳隊共有31個人,我們要走在大隊伍的前面,一路唱歌、演講、寫標語,鼓舞士氣。”

  就這樣,長征成了彭桂生的“大學”,他在這所學校裏學會了寫字、唱歌,學會了吃苦耐勞,在一次對敵作戰中,他還成功地通過“喊話”,使敵人繳械投降。

  馬背上的紅小鬼難忘戰友互助情

  彭老告訴記者,當時,長征隊伍中都是20歲左右的青年人,16歲的他跟隨隊伍前進時總會感覺吃力。但是,隊伍中的互助友愛之情卻時時溫暖着他的心,讓他終生難忘。“那是一位姓周的團長,廣西人。他總是讓我騎在他的馬背上,他自己在後面拉着馬尾巴走。”彭老說,長征的時候,連續24小時走路是常事,還要和敵人作戰,但周團長從來沒有疏忽過他,每次打仗之前,都會將他託付給馬伕,囑咐馬伕要好好照顧他……彭老緩緩地訴說着,眼中閃爍着溫柔的光輝:“後來他調任政委,我去做了衛生員,到現在多少年都沒再見過。”

  守紀的紅軍善良的百姓

  彭老說,長征路是寂寞而艱苦的,爲了保存實力,躲避敵人的追擊,大部隊被迫選擇人跡罕至的小路,經常走上好久都見不到附近的百姓。但是,部隊領導始終都叮囑大家要遵守紀律,不讓百姓受到驚嚇和傷害。

  彭老回憶說,大部隊剛剛勝利翻過夾金山,就看到山下有一個小村子,村裏住的都是少數民族的百姓,很多不瞭解情況的百姓見到有部隊來了,便拉家帶口躲進附近的山裏。於是,宣傳隊在村子裏帶頭搞宣傳,不進百姓的屋子,不動百姓的糧食,到了晚上,戰士們也僅僅是露宿在百姓家門口。很多百姓見紅軍隊伍很講紀律,便從山裏回到了家,給戰士們做飯吃,還將在戰鬥中受傷的戰士接到家中休養。此後,紅軍戰士又帶領百姓們在村子中打擊土豪和地主,把土地和糧食分給大家,很快就得到了百姓們的擁護,紅軍隊伍離開的時候,很多百姓都捨不得他們走。

  “他們都是善良的百姓,沒有他們的支持,也不會有長征的勝利,可是他們叫什麼名字,到底住在哪個山村,我們誰都記不清了。”彭老輕輕嘆了口氣。

  多年離家鬧革命虧欠親愛的媽媽

  彭老頓了頓,轉移了話題,說起自己的母親。當兵前,他和母親相依爲命,隨部隊離開家鄉時,他的母親百般不捨。可是,彭桂生當兵一走就是十幾年,解放後,他第一次返回家鄉時,年邁的母親抱着他高興得老淚縱橫。由於工作原因,彭桂生在母親身邊陪伴了一些日子就返回了單位,直到老人去世都沒有再回去。時至今日,經歷了數不清戰爭洗禮的彭桂生深感虧欠的,始終是自己的母親。

  “受傷不苦,它鍛鍊人堅強的意志。長征不苦,它是我最寶貴的人生財富。勝利不易,後人應該珍惜。”彭老的語氣中充滿了經歷人生大風雨後的坦然和睿智。

  四分之三世紀的烙印

  王永亮男,1916年出生在河南省光山縣。1931年15歲時,參軍開始革命。

  “永亮永亮,永遠發光;雪山草地,走過3趟;7次負傷,不下戰場;爲了抗日,灑淚換裝;東渡黃河,轉戰太行;首戰日寇,焚燒機場;百團大戰,戰績輝煌;解放戰爭,重上戰場;服從組織,離休不休;理論小組,刻苦學習;傳統教育,隨叫隨到;黨員本色,是我榜樣;九十大壽,笑迎百歲。”

  ——王永亮同志90歲大壽紀念

  這是一首老戰友送給王老的大壽紀念詩,可以說記錄了王老一生的崢嶸歲月,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週年之際,記者面對面採訪了天津市機械局離休老幹部、今年90歲的老紅軍王永亮老人,聽他講述了3次過草地、兩次翻雪山的長征故事……

  傷痕伴隨老人一生

  見證艱苦崢嶸歲月

  約王老見面的那天上午,老人正好被邀請參加天塔街老兵驛站的座談會,十幾位老兵會聚一堂,平均年齡超過80歲,而90歲的王老則是其中的老大哥,最受人尊敬。守時的王老到得最早,座談會約在9點開始,而他提前10分鐘便到場了,等待大家。

  “姑娘,你得坐到我左邊來,我這右耳朵不好使,聽不見。”這是老人對記者說的第一句話。後來的談話中,記者才知道,面前的王老的革命生涯可謂是九死一生,身上一共有7處傷,最嚴重的就是他的右耳。第四次反“圍剿”過草地時,敵人的200架飛機輪番轟炸,炸彈的彈片正好打在王老右邊的頭上,鮮血直流,從那時起,王老的右耳就再也聽不見了。

  “能活下來,真的很不容易啊。”說着,王老又給記者看了他身上的其他幾處傷痕,還有那雙因爲爬雪山而凍得到現在還是偏紫色的手,從長征時的不到20歲到現在的90歲,傷痕幾乎伴隨了老人的一生,也見證了那段艱苦而崢嶸的歲月。

  一個棒子粒含半天

  三天兩夜吃倆土豆

  座談會結束後,記者要求去王老家中看看,老人欣然應允。王老住的是一套二室一廳的偏單,老人的大兒子因爲身體不好已經去世,孝順的大兒媳沒有再嫁,一直與老人住在一起,照顧着老人的起居。坐定之後,老人開始給記者講述長征的故事,兒媳坐在旁邊靜靜地聽着,還不時插進幾句話來:“爸爸的故事我聽過很多次,現在也許講得比他還清楚呢。在家沒事的時候,我們爺倆兒就坐在一塊兒聊以前的事兒,老爺子怎麼說都不膩。”

  老人的口音雖然比較重,但思路非常清晰,他拿出了隨身帶着的小本子,打開,慢慢地回憶起來。“紅軍不怕遠征難,難不難,確實難!怕不怕,不怕!怕就沒有今天了。”老人的本子上寫着這樣一段話。

  整個長征中,王老都在紅四方面軍31軍醫院做看護長。在老人的記憶裏,他們曾經在一天一夜的時間裏急行軍170公里,在深寒的11月裏來回過了72道河;在老人的記憶裏,他們曾在三天兩夜的時間裏,只吃過兩個土豆充飢,爲了給第二天留下食物,一個棒子粒,老人含在嘴裏半天,愣沒捨得嚼了嚥下去;在老人的記憶裏,半天的時間裏,他親眼目睹了兩位團長先後犧牲,到現在,他還清楚地記得他們的名字:吳雲山、林維權;在老人的記憶裏,他們曾經護送十幾名重傷員到村子裏治傷,爲了趕上大部隊,他們給每名傷員留下15塊大洋,不得不捨棄他們而去趕路。老人說,他們走時,傷員們哭得特慘。“你們不要我們了嗎?”這句話,老人至今都記得清清楚楚,因爲在當時,他也是哭着跑走的……

  老人的故事可以說上一天一夜,他的故事,幾乎可以濃縮爲中國半個多世紀的歷史……

  參軍19年後回家鄉

  媽媽舉燈看他一夜

  不久前,王老剛剛過完90歲大壽,而他參加革命的歷史,算起來已經有四分之三個世紀了。

  1916年,王老出生在河南省光山縣,1931年15歲時,就參軍鬧革命了。王老的家是革命之家,家中兄弟4個,3個都加入了紅軍。而這一切,在當時自然引起了地主及其他反革命勢力的仇恨。就在他參軍後不久,當村長的父親就慘死在敵人手中,算上後來犧牲的兩個哥哥,王老一家共有7人爲革命獻身。當然,這些是王老在後來與家人的通信中才得知的。提到親人,王老的眼中閃着不易讓人察覺的淚光。

  老人的兒媳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直到1950年,王老纔有機會回到闊別19年的河南老家。此時的家中只剩下年邁的老母親,見到眼前這個30多歲、蓄着鬍鬚的男子,老母親根本沒認出這就是自己的兒子,因爲他離家時才15歲。其實,與其說不認得,不如說根本不敢相信兒子還能在那樣的環境中活下來。到家頭一天,王老一覺睡醒,發現老母親還舉着個燈,眼睛一直盯着他看。“她是不敢相信啊,就這麼生生地看了一夜。”

  艱苦的長征是大家與小家的權衡,是大情與小情的矛盾,而無數的勇士們,選擇了大家與大情,成就了那段歲月與新中國的誕生。

  長征面孔津城健在部分老紅軍

  爲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週年,在天津市委組織部、老幹部局的指導和幫助下,由市延安精神研究會牽頭、天津師大新聞傳播學院組織實施,對尚健在的、經過長征的部分老紅軍進行了採訪。由於各種原因,可能有遺漏或不準確之處,尚請諒解。(以姓氏筆畫爲序)

  王國華男,1918年生於四川省通江縣。1934年參加紅軍。1935年隨紅四方面軍供給部長征。

  牛德仁男,陝西省子州縣人。1917年生,1934年參加紅四方面軍。

  邢雲武男,湖南石門縣人。1908年生,1935年9月參加革命工作。隨紅二方面軍長征。

  向長青男,1913年生於四川省,1933年參加紅四方面軍。

  吳邦文男,四川省巴中縣人,生於1916年,1933年1月參加紅四方面軍。長征前及長征途中在被服廠工作,精心鑽研縫紉技術,長征結束後當過絲毛溯、電話兵,給彭總裝過電話。

  李先元男,四川省平昌縣人,1920年生,1933年參加紅四方面軍。

  李盛禮男,1916年生於江西省永新縣。1930年,僅14歲時參加紅一方面軍。經歷了五次反“圍剿”的戰鬥洗禮。

  宋廷連男,四川省宣漢縣人,1913年生,1933年參加紅軍。

  張連鬆男,江西省瑞金人,1915年生,1934年參加紅軍。長征途中任團部通訊員,不怕辛苦、不避艱險,靠自己的雙腳往返傳達命令。

  張步德男,1912年5月生於福建長汀。1933年參加紅軍。參加過中央蘇區第四、第五次反“圍剿”戰役。

  張繼成男,1914年生於湖北省大悟縣一個貧苦家庭,9歲時父母患病,無錢醫治,雙雙去世。1929年參加紅軍。

  範自祥男,湖南省澧縣人,1912年生,1935年參加紅軍。曾榮獲西北軍政委員會頒發的“人民功臣”獎章、“獨立自由勳章”。

  林壽清男,福建省龍巖縣人,1913年生,1929年參加革命工作。曾任朱德總司令警衛員。他在長征路上、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曾多次負傷。

  胡德法男,河南省固始縣人,1912年生,1931年參加革命工作。

  徐荷蓮女,四川省通江縣人,1922年生,1933年參加革命工作。1933年至1934年在四川省委劇團、紅軍總醫院劇團當演員。1935年隨紅四方面軍長征,做演員、護士。1937年至1947年在延安工農學校任護士長。

  黃培助男,1918年生於四川省遂寧縣一個佃戶家庭。1933年參加革命工作。

  翟海清男,四川省人,1917年生,1936年參加革命工作。

稿源 北方網-城市快報 編輯 朱豪然
我來說兩句:
暱稱: 輸入答案:
 精彩熱圖
嵌入-變動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財經頻道 ·體育頻道
新股申購:山東如意(002193) 武漢凡谷(002194)
新股中籤:中國中鐵首發A股網上發行中籤結果
張道達:老法師看盤 等待決定性一刻(11月26日)
天津新20項重大工業項目陸續啓動 總投資1088億
天津福利彩票雙色球全國開獎公告第2007138期
續談雅帥 歐洲選外援 泰達加速新賽季準備工作
盧彥何楊吳澤上榜 泰達一線隊掛牌名單增至七人
易建聯"撿"1個籃板保證勝小牛 贏回小K教練信任
火箭狂勝掘金止住連敗 姚麥發威祕訣賽前"密談"
世預賽20強抽籤揭曉 中國不幸進入“死亡之組”
·科技頻道 ·娛樂頻道
考古專家“破獲”7000年前少女遇害案
“中國第一幅月圖”完美亮相(圖)
月球“玉照”將公佈 中國航天測控獲四大突破
受詛咒寶石在英國展出 歷任主人連遭噩運(圖)
科學家揭開雄性進化更快之謎:遺傳方式簡單
蔡少芬陳法蓉買傢俱築愛巢 斷背戀情曝光(組圖)
《南京!南京!》劇照曝光 女主角秦嵐自嘆賠錢
小S再產一女 小Lily像極了小S小時候
亂彈《色,戒》——無人不冤 無情不孽
小S生完嘴饞 黑人范瑋琪帶甜甜圈探望(圖)
關閉窗口
 
無標題文檔
天津民生資訊
天氣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訊 二手市場
空氣質量 天津股票 廣播節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領 股市大擂臺 天視節目 每日房價
熱點專題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和諧之旅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解放思想 乾事創業 科學發展 同在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家園
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今日股市觀察》視頻
北方網網絡相聲頻道在線收聽 2008高考招生簡章 復習衝刺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問題解答
帶你了解08春夏服飾流行趨勢 完美塑身 舞動肚皮舞(視頻)
C-NCAP碰撞試驗—雪佛蘭景程 特殊時期善待自己 孕期檢查
熱點新聞排行 財經 體育 娛樂 汽車 IT 時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