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着天津市地鐵1號線的試運營,地鐵沿線的商業開發項目也紛紛上馬,截至目前,1號線沿線開發的17宗土地有13宗已經啓建。記者從地鐵總公司獲悉,今後,隨着地鐵線路建設的不斷完善,商業開發將逐漸由沿線向兩端轉移,即在地鐵兩端相對偏遠地區進行高密度開發,利用軌道交通的特殊優勢,改變人們的出行和居住理念,同時保持市中心的原來面目。
1號線沿線開發商業商務多於住宅
在1號線沿線,地鐵總公司自主開發了17宗土地項目。據介紹,這17宗土地建築規模將達到130萬平方米,主要涉及住宅、商業、寫字樓、酒店4大類項目。其中,商業、商務是開發的重點,比例大約是:住宅30%,商業30%,寫字樓25%,酒店15%。據瞭解,在這17宗土地項目裏,翔宇廣場已經率先建成並投入使用。海光寺地鐵大廈、營口道黃埔廣場、下瓦房精彩世紀廣場、小白樓商業廣場、南樓麥收等12個項目已經啓動建設並加快工程進度。其餘4個儲備項目將待時機成熟再進行開發。
地鐵沿線兩端將進行高密度開發
據地鐵總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軌道交通不受地面交通堵塞、天氣情況影響,可縮短空間和時間上的距離。考慮到市中心密度較大,今後,地鐵將會利用軌道交通的特殊優勢,在沿線兩端進行高密度開發。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選擇在地鐵沿線兩端進行開發,主要出於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在城市開發過程中,規範的要求很多。特別是採光問題。本市以前建設的樓層低,大部分是五六層。如果在這些樓附近建高層,或多或少會對“矮層”樓房帶來影響。第二,地鐵在遠離市中心的地方開發新項目可以保持城市的原來面目,城市原來的文化、歷史痕跡都可以不遭到破壞。第三,技術難度、成本原因等因素也決定了需要在遠離市中心的地方進行高密度開發,包括住宅、商場、寫字樓等。
對於地鐵沿線兩端住宅項目的開發,該負責人表示,在以前,偏遠一點的地方,由於有空間和時間上的障礙,市民考慮到上下班、上學、生活不方便的問題,不願意到那裏居住。而軌道交通實施以後,將大大縮短時空距離和出行時間,而且較遠一點的地塊房價要相對便宜許多,對於市民來說,這非常合適。這些都爲住宅項目的開發創造了可行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