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最多13條航線 日均1200人飛滬
可以說,從3月下旬開始,民營航空公司與國有航空公司在天津飛往上海這條航線上的競爭,更加撲朔迷離。從幾家航空公司瞭解到,目前,由天津飛往上海的航線,最多爲每天13條,按照每架飛機能運載約130名旅客計算,航線最多時,航空公司能夠提供約1700個座位,供乘客由天津飛往上海。但機場去年1至11月份的數據顯示,該時段平均每天約有1200人飛往上海,節假日出行旅客相對更多。單從數字上分析,春秋公司這次退出,讓其他爭奪這塊“蛋糕”的航空公司撿了一個“便宜”。
這麼說來,取消航線也好,增加航線也罷,這都只是航空公司之間的競爭,當前情況下對廣大乘客飛往上海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市場操刀分蛋糕票價高低難預測
記者採訪中,一些業內人士分析認爲,數字顯示,天津飛往上海這條航線,是本市競爭最爲激烈的航線之一,想必春秋航空公司不會如此輕易放棄這塊巨大的“蛋糕”。先不論春秋公司取消這條航線的原因都有哪些,單是這一調整舉措,就是一種變相的競爭手段。
作爲航空公司,飛機和航線是競爭的主要硬件,如果某公司的飛機多而航線少,成本勢必較高;反之,航空公司的運力根本不可能達到。從這點分析,春秋航空公司可能是力求握緊“拳頭”,短時間集中打下新的“地盤”。待其在其他航線上站住腳,再收回“拳頭”回到天津至上海這條航線競爭。不過,這樣的“戰術”究竟能取得什麼樣的效果,這場“大戰”的結果如何,恐怕還是市場“說了算”。
另外,票價上的競爭也沒有停止,目前市場上津滬航線的最低票價有的甚至已經低於兩折,往返400元對於乘客來講不能說不是一種誘惑,但是對於航空公司來講,就不一定全是好事了。未來票價是高是低,還真不好預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