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小小的信用卡已經成爲越來越多人的主要消費支付工具之一,更多的銀行也在不斷地推廣各種各樣的信用卡。而在信用卡日漸普及的同時,它的使用安全卻不斷地被個別商家所忽視。
個別商家“把關”不嚴
連日來,記者就信用卡在消費過程中的使用情況對一些商場和超市進行了暗訪。採訪中發現,個別經營場所的收銀員對於信用卡的安全“把關”並不嚴格。在一些大型超市、飯店以及個別商場,記者看到一些收銀員在顧客刷卡消費後只是將交易記錄遞給消費者簽字確認(個別工作人員甚至都沒有要求顧客簽字確認),並沒有按照相關規定將信用卡背面的持有人簽名與消費記錄上的簽名進行仔細覈對,以確認筆跡一致。只有在一家外資高端商場,記者纔看到少數消費者因不是本人持卡而被商家拒絕消費。採訪中還了解到,有的大型商場在覈對簽名時雖然發現了筆跡不同,但也只是提醒:“下次一定要本人持卡消費。”
信用卡安全存在隱患
對於經營場所收銀工作人員的把關不嚴問題,一些消費者表示了擔心。在一家外資企業工作的王女士在接受採訪時說:“大約1995年左右我剛使用貸記信用卡的時候,收銀員對於簽名確認的核對可認真了,有時甚至還會詢問一些相關情況,或者讓消費者在白紙上再籤一下以便覈對。可是現在,我很少會碰到‘較真’的收銀員,很多時候都是刷完卡拿了消費記錄就算完事了。其實,我很希望收銀員都‘較真’一點,這樣作爲可透支信用卡的持有者,我會感到商家對消費者的負責。”在機關工作的趙小姐對此頗有感觸,她說:“幾天前,我的同學沒設保護密碼的信用卡就被別人盜刷了,是看到短信提示才發現的,等到掛失時已經損失了1000多元。”她認爲,如果商家能夠仔細覈對消費簽名,也許可能會爲消費者減少一些麻煩甚至經濟損失。
信用卡安全商家有責任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由於貸記信用卡特有的大額透支功能,因此經營場所有責任保障信用卡的使用安全。一家知名銀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就信用卡的使用細節,銀行和經營場所的財務部門是有相關約定的。不論是商場、超市、飯店還是其它消費場所,商家應對收銀人員進行專門的培訓,以保障信用卡的使用安全。對於目前個別商家對信用卡刷卡把關不嚴的問題,銀行的相關人士認爲,一方面現在經營場所崗位人員流動性較大,相關的培訓可能缺乏及時性;另一方面,刷卡消費日漸普及,刷卡的人也越來越多,因而導致收銀員對刷卡消費存在疏漏之處。但無論怎樣,商家也應盡責保障信用卡刷卡安全,同時這位人士還提醒廣大消費者,使用信用卡最好以密碼進行保護,如果親友使用可申請附屬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