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05年,接到羣衆舉報後,北京市有關部門取消了46戶不符合條件的家庭購買經濟適用房的資格。 |
|

|
| 中國地產報評論部主任 王子鵬認爲,年收入超過12萬自行申報個人所得稅,實際上是整個國家的個人信用體系的一部分,如果能夠數據聯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經濟適用房購買資格所存在的漏洞。 |
|

|
| 北京師範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宏新認爲,從單純的利潤率來講,經濟適用房顯然不是一個開發商歡迎的品種。但是在接受項目後,開發商總有渠道將利潤最大化,其中肯定存在政府部門和開發商之間的貓膩。 |
|

|
| 偉業顧問公司市場戰略研究中心總監 張劍認爲購買經濟適用房的基本標準存在漏洞。 |
CCTV《經濟半小時》4月29日播出“安得廣廈千萬間”,以下是節目內容。
隨着房價一再上漲,中低收入家庭“居者有其屋”的理想越來越難以實現。針對這個問題,各地想出的辦法主要有兩個,一是經濟適用房,第二就是廉租住房制度。這兩個制度到底能不能幫助中低收入家庭解決住房問題呢?
所謂經濟適用房,顧名思義,就是要既經濟又適用,它應該是爲收入不高的普通老百姓量身定做的,可實際上,真正的中低收入家庭要想住進卻不容易。記者在北京展開了調查。
經濟適用房供不應求 倒賣房號成爲謀利手段
在北京,要想購買經濟適用房,首先要具備三個基本條件,一是擁有北京市戶口,二是沒有住房,或者住房達不到國家標準,三是家庭年收入要在六萬元以下。也就是說,經濟適用房應該主要是爲中低收入羣體準備的,可是北京市的很多經濟適用房小區都存在着近兩百平米的大戶型,在小區裏,也經常可以見到高級轎車。無論如何,大戶型和高級轎車是中低收入羣體買不起的。
偉業顧問公司市場戰略研究中心總監張劍:“我們現在定的這些標準實際上包括比如說你開收入證明,比如說你的單位證明等等這樣一些方式實際上他裏面本身存在着的漏洞就比較大。”
要買經濟適用房只要單位或者街道提供年收入在六萬元以下的證明就可以了,因此很容易給人鑽了空子。
中國地產報評論部主任王子鵬:“比如私營企業隨便找一個,自己開一個公司隨便拿一章一蓋,我說我自己有多少錢,月收入多少,我這一個並沒有完全對他收入進行審覈的制度。
北京師範大學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宏新:“你就是在我們城市居民跟他的工作單位,以及跟我們經濟適用房的審覈部門之間,這信息上是分割的,因此說很多人能夠輕鬆的通過各種各樣的辦法拿到一個地書的證明,這的確是我們感覺到憂心忡忡的一個問題。”
監管不利,審覈不嚴,收入證明隨便開,一連串的窟窿應該怎麼去堵上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