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收入家庭住不進廉租房
事實上城市低收入家庭,他們往上夠不着經濟適用房,往下又挨不上廉租房。相關部門在制定政策時,應該考慮一下這個羣體面臨的難題。其實,即使是那些在廉租房政策線之內的低收入家庭,他們現在也同樣面臨着住不進廉租房的尷尬。
高大爺就住在4鼓樓角下,12平米的自建房擠着祖孫三代五口人。
高大爺:“你看看沙發上。地下。”
記者:“這睡一人。”
高大爺:“你說怎麼睡,五口人,三代。”
高大爺每月有200多塊錢的退休金,女兒女婿沒有工作,都領低保,按照北京市關於廉租房的政策,家庭月收入在580元以下,人均不足7.5平米都可以享受廉租房的政策,可高大爺說,這對他來說,還是一件很遙遠的事。
高大爺:“我夠了條件了他也沒用啊,我多費勁啊。”
2006年,在廣渠門北里,北京市的第一個廉租房小區拔地而起,每套住房使用面積從30平方米到60平方米,每戶的月租金100元左右,可以解決400戶低收入的住房問題。
可是北京市低保家庭目前共有6800多戶,符合廉租房條件的家庭3800戶,對這麼龐大的一個人羣,廣渠門北京廉租房小區顯然是杯水車薪。
其實,針對高大爺的這樣的困難家庭,北京市還有制定了一項房租補貼政策,按照這項政策,高大爺可以享受人均10平米的貨幣補貼,算下來高大爺一家可以拿到將近400元的補貼。但是,在目前的情況下,高大爺也拿不到這筆補貼。
高大爺:“你沒合同,你沒手續他不給你撥款,你說現在要租房的,誰也不租你。”
房價的漲幅也帶動了房租的價格,按照現在的租賃價格,高大爺壓根就找不到他能夠租得起的房子。所以直到現在,他一家人還是不得不擠在這個小窩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