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爲積極化解豬肉價格上漲引起的民生問題,促進生豬產業的健康發展,經國務院批准,近日,財政部下發了《關於應對豬肉價格上漲促進生豬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爲此,財政部副部長朱志剛就應對豬肉價格上漲促進生豬產業發展有關問題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記者:請您簡要介紹一下財政部出臺促進生豬產業發展財政政策的背景和意義?
答:今年5月份以來,全國普遍出現豬肉價格快速大幅度的上漲。5月底,36個大中城市豬肉平均零售價格上漲到每市斤近11元,與4月份比,平均上漲2元。而且這次豬肉價格上漲關聯影響大,雞蛋、牛羊肉等副食品價格出現跟漲,並帶動了餐飲價格上漲,對老百姓的生活影響較大。
我國農業上有句俗話:“糧豬安天下”,即糧食生產和生豬生產穩定了,國家才能安定。豬肉同糧食一樣,也是農業生產的基礎,是關係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最重要食品之一。同時,生豬產業風險大,週期波動頻繁,迫切需要國家採取相應措施,支持其穩定、健康發展,解決好老百姓的“菜籃子”問題。
記者:能否介紹一下國家促進生豬產業發展財政扶持政策的主要內容?
答:國家促進生豬產業發展財政扶持政策的總體思路是:建立母豬保險與補貼相結合的制度,促進生豬生產;增加對困難人羣的補助;加強市場調控能力;構建一個有利於生豬產業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具體來講,包括以下措施:
一是建立母豬保險和飼養補貼相結合的制度。一方面,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對有繁殖能力的母豬建立重大病害、自然災害等保險制度,加大對生豬疫病防治體系的支持,增強飼養戶抵禦重大病害、自然災害等風險的能力。考慮到地區間財力差異,對中西部地區保費,中央財政補助50%,地方財政補助30%,飼養戶負擔20%;東部地區保費由地方財政和飼養戶共同承擔。另一方面,建立母豬飼養補貼制度。國家財政依據參保的母豬數量,原則按每頭每年50元的定額標準,對母豬飼養戶給予直接補貼,增強飼養戶抵禦成本上漲風險的能力,穩定生豬產業的龍頭。考慮到地區間財力差異,對中西部地區的補貼,中央財政補助60%,地方財政負擔40%;東部地區補貼全部由地方財政自行負擔。二是支持做好豬藍耳病防控工作。國家決定進一步加大對豬藍耳病的防控力度,對散養豬實行強制免疫,並對疫苗經費給予補助,所需經費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負擔,中央財政對東、中、西部地區分別補助20%、50%、80%。目前中央財政已下撥免疫疫苗補助經費2.85億元。
三是對低保人員和在校家庭經濟困難大中專學生等困難人羣予以補助。對低保人員,中央財政將增加補助4.7億元,緩解因豬肉等副食品價格上漲所帶來的影響。對普通本科學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中央安排補助資金2.8億元。
四是強化政府調控手段,完善生豬及豬肉等副食品預警監測體系,建立健全全豬肉等副食品儲備制度,適當增加國家儲備肉規模、合理調整儲備結構和佈局,發揮儲備調控市場的作用。
目前,上述政策正在緊鑼密鼓地全面推開,全部落實後,2007年國家財政預計需安排資金近6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約38億元。藍耳病防疫補貼已經發放;低保人員和困難大學生補貼將於6月底之前下發;母豬保險方案和飼養補貼方案正在設計之中,將於6月底出臺;儲備肉調整方案已與商務部協商一致,正報國務院,待批准後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