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考慮採取保護政策
飼料供應與豬病之間的微妙關係,不僅使得豬病蔓延陷入防不勝防的局面。
雖然對病死豬,國家規定“不準宰殺、不準食用、不準出售、不準轉運”,“我們也知道死豬不能賣,但老百姓沒有補償,賠得太厲害。”養殖戶老米說。
記者在河北採訪得知,河北省整規辦今年曾查處河北新樂市東張村私宰病死豬100多頭,注水肉1500多斤。
6月23日,河北邯鄲商務局介紹,去年他們曾收繳注水肉、病害肉、私屠濫宰肉品16000公斤。
儘管今年養豬行情不錯,但記者發現,人們還是不願意飼養。老袁分析,去年病死豬不少,人們形成了恐慌心理,怕徹底賠錢。
爲此養殖戶向記者提出:“國家能否出臺生豬疫病保險?並能否像小麥、水稻一樣,給予豬隻一個最低收購保護價?”
對上述問題,賈幼陵6月中旬向本報表示,財政部正在起草和準備出臺一系列政策,國務院也高度重視,採取種種保護措施和扶持政策,今後會陸續出臺。
賈幼陵表態後不久,爲恢復生豬生產,6月22日,財政部出臺了建立母豬保險和飼養補貼相結合的制度。
朱志剛介紹,由於我國豬隻飼養多爲散養,因此須通過招標方式,引入保險公司,利用利益機制,由保險公司來覈實母豬數量。
財政部門再通過國庫集中支付方式,將飼養補貼直接發放到飼養戶手中。目前已安排了保險政策資金6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約38億元。
而對母豬飼養補貼,國家財政則依據參保母豬數量,原則按每頭每年50元定額標準,對母豬飼養戶給予直接補貼,增強飼養戶抵禦成本上漲風險能力。
但是,“保險和補貼一定要落實到個人,不給補貼不會有人再餵豬。”養殖戶老米說。
屠宰戶老袁同時告訴記者,即使出臺了母豬病險政策,市場價格也難以控制。今年毛豬收購價能賣到7元,明年又興許到了2元,後年豬肉價格又可能賣到每斤10.3~10.4元,“價格特別不穩定,如果有一個最低收購保護價養殖戶心裏就更踏實了。”他說。
“我記得有一年,生豬價格太低時,財政一頭豬補貼了105元,我們運到北京大紅門肉聯廠,100頭豬光補貼就1萬多塊。國家發到肉聯廠,肉聯廠又發到我們豬販子身上。”老袁回憶說。
賣豬難
雖然大型肉聯廠通過國家補貼等措施,保持了豬肉供應的穩定,並且穩住了部分豬農的利益,但是絕大部分的豬農沒有機會將豬賣到肉聯廠,等待他們的是散落在各個村的“豬經紀”。
想要賣豬?那就找豬經紀人。豬經紀人一般由本村個體戶承包,扣除承包費,其他收入歸自己。
“外地豬販子,只有經過豬經紀人,才能找到我們。販子買豬,給經紀人每頭小豬5元錢,成豬20元錢;如果收的是死豬,那麼中間費用更高。”張建生告訴記者,現在活豬收購價格5.7元~5.8元/斤。
張建生馬上出欄的30頭肥豬,光交易費就450元,“私自買賣不成,不認識肉聯廠的人,人家不要貨。”
豬賣時,豬經紀人就在門口等着。“現在城市豬肉10.4元,我們村上10元,東亭鎮11元,豬販子收活豬每斤6元左右,山東有肉聯廠直接過來拉。”說起行情,張建生如數家珍,山東的收購價格與當地價差1毛,一頭豬200斤,就差20元,10頭豬差200元。
的確,記者調研發現,村民之所以不願養豬,一是賣豬難,再就是價格浮動厲害,有的隔3~5天差0.2~0.3元錢。
雖然這個有5000多人的大村幾乎家家養豬,不過總體說,“豬行市不穩定。”老米說。
“前年8~9月份買的仔豬每斤3.8元,養了半年後有200多斤了,等到賣肥豬時,行情就下跌了,”老米很鬱悶,“賣的時候才4塊多。”
“因爲行情不準,所以不能總是存豬。”老米覈算:“一頭豬下來要500~600斤糧食,玉米、麩子要1元多,加上小豬成本,還沒有賣,就要700多元。”
“按照今年的行情是猛然漲的,原來肥豬每斤收購要5元,現在漲到6~7元。200斤的豬賣到1000元。”老米介紹。
不過老米也強調,雖然去年養豬賠本,但前幾年還是賺,比種糧食划算。
“昨天我收了十幾頭豬,外地車帶上就走,”張建生說,外地車來收購,都要開檢疫證。一般收購車帶着檢疫員來,不用拉到動檢站,憑眼觀就知是否有病。
而對於肉攤老闆秦改栓來說,收購價格上漲未帶來豬肉熱銷場面,秦改栓告訴記者:“肉價實在高得離譜,沒有人買啊;也許到9月份會有所回落吧。”
秦改栓告訴記者,想要在集市上賣豬,東亭鎮檢疫所收取檢疫費用6元,同時再繳納20元的屠宰費。雜七雜八費用加起來,銷售成本上去了。加之豬價高,十天賣不了一頭豬肉,實際上不合算。
記者在這個鄉村集市肉攤前站了兩個小時,果然生豬肉少有人問津。
憑秦改栓多年經驗,他告訴記者:“豬肉價格6~8元算是正常。”而目前的價格顯然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