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4日,農業部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繼續加大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控力度,促進養豬生產持續健康發展。據農業部介紹,今年以來,全國有25個省份先後發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截至7月10日,共發病143221頭,死亡39455頭。這次疫情的爆發,加劇了養豬農戶對擴大養殖規模的擔憂,進而影響到了市場上豬肉的供應量。
李小萌:現在人們都願意看到農民收入增加,是不是因爲豬肉價格的上漲,全國養豬的這些農民都能像燕君芳那樣的農民一樣,帶來收入的增加?
黃海:現在仔豬價格賣得是非常貴,全國性上漲,但是母豬和種豬不是十分理想,爲什麼現在豬肉價這麼高,但農民補種豬和母豬積極性不是很高呢?這裏面疫情是個很重要原因,很多農民擔心花了高價買了種豬和母豬之後由於得病死掉,但是仔豬危險稍微小一些,一般養五六個月就可以出欄了,所以現在仔豬的價格非常高,可以說幾乎接近於過去的成品豬,過去一頭肥豬的價格現在只能買一頭仔豬,仔豬現在是全國最貴的。
李小萌:這就有一個問題,農民看到了豬肉價格高,所以都開始買仔豬來養,到了一年零四個月之後,這麼多豬都上市,會不會價格又降下來,造成他們的利益又受到損失。
燕君芳:剛纔部長說了一個問題,買仔豬跟買母豬還不一樣,買仔豬是半年以後就能當肉豬用,一宰又沒了,養母豬雖然週期長,但是從根本上解決了問題,一個母豬要服務五年左右的時間。
黃海:一個豬懷孕大概三個多月,生完小豬以後再養五個月到六個月,長到一百公斤左右,現在實際上豬不到一百公斤,有的九十公斤、八十公斤,所以有人看是兒童豬,還沒長到這個分量,現在趕快賣,所以這種現象也很不好,如果現在豬都是一百公斤出欄,那問題不大,現在很多八十公斤、七十公斤出了,比如應當是八月份、九月份出的,他現在就賣了,肯定八月份、九月份豬就少了,原來你如果不到豬場去問這個事兒,你肯定認爲現在不錯,現在農民積極性很高,問題不大了,但你實際到豬場去問了以後,這些問題現在確實都存在,你光說現在存欄多少頭豬還不行,還得看存欄的結構,現在我們正在調查,農業部、商務部、發改委各部門調查,儘量瞭解清楚,看結構。
李小萌:那這件事成爲惟一的一個好的一面嗎?
黃海:那還不是,通過今年豬價上漲,對全國的養殖戶來說應當說不但收入提高,而且很多人也看到了一種經營模式的轉變,比如像燕總那個地方爲什麼受損失小呢?它是規模化養豬場,從養豬的種豬的選擇、飼料的選擇,包括豬的防疫做得非常規範,相對受到這些疫病,飼料上漲的波動影響稍微小一些,而我國絕大部分農民都是分散飼養的,所以受得影響很大,所以如何使我們農民由分散散養變成規模化養豬發展,這是當前很多農民正在考慮的問題,這也是今後逐漸保持穩定的,從養殖來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李小萌:剛纔已經說到了兩個豬肉上漲的價格上漲的原因,其實我們也歸納了一下,包括疫情的問題,飼料上漲的問題,另外四個您看,都成立嗎?
黃海:應該說洪澇災害也是一個原因,由於我們國家今年特別是南方地區遇到洪澇災害比較多,一個就是導致一些農民比如說直接養的豬都被沖走了,或者有些地方就提前出欄了,很小就給賣了,還有更重要一點,就是影響了生豬的區域調劑,比如它可以運到別的地方,但道路斷了。至於石油漲價和肉販壟斷,應當說這個就離題太遠了,但也不能說一點關係沒有,但是關係就是比較間接,比如石油漲價導致我們運輸成本增加,肉販壟斷這個問題現在應該說個別地方可能有,但從全國來講,這不是個主要問題。
李小萌:這裏邊有一個特別遙遠的邏輯,怎麼講?這個飼料價格上漲,像您說的很多人用玉米來生產乙醇了,而且有人說到了遙遠的美國,它是佔到全世界40%的市場,它用來生產乙醇之後價格上漲,也影響到咱們豬吃的飼料的問題,是這樣嗎?
黃海:應當說美國的玉米期貨價格,7月份的期貨價格同比上漲了40%多,我們國家的玉米還沒有上漲這麼高的幅度,但是由於我們國家現在豬吃的飼料已經不單是隻靠我們中國自己人種的莊稼了,也包括一部分進口的玉米、豆粕,像這些東西從國際上講都在漲價,所以這也是今年豬價升高的一個因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