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下半年,本市將陸續上調一系列民生保障標準,進一步體現向民生傾斜的政策導向。這是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昨天在向市人大報告工作時披露的好消息。他表示,要使經濟發展的成果更多地體現在改善民生上,尤其要加大對低收入羣體的保障力度。
韓正說,今年上半年,本市已經陸續出臺了一批民生保障政策,包括支援外省市建設退休回滬人員生活幫困政策、城鎮重殘人員醫療保障政策、普通高校學生醫療保障制度等,而下半年將要出臺的政策受益範圍更廣。他向代表們介紹了市委、市政府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精神,決定即將於近期出臺的一攬子民生保障政策:
增加城保退休人員養老金。今年將繼續採用“普加”、“特加”和“專加”相結合的機制。企業退休人員人均月養老金增加額將達到150元,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自2005年以來累計月養老金增加額達到人均331元,高於國家要求的三年增加三分之一的水平。同時,下半年還將同步增加鎮保和農保退休人員養老金,鎮保月人均增加60元左右,農保由各區縣結合實際確定增加標準。
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考慮到今年主副食品價格上漲和其他一些提價因素,市委、市政府決定,加大今年城鄉低保標準的提高幅度。城鎮低保標準從每人每月320元提高到350元,農村低保標準從每人每年2560元提高到2800元。
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綜合考慮低保標準提高、物價上漲和社平工資增長較快等因素,將月最低工資標準從750元提高到840元(社會保險和公積金個人繳費額不包括在內),同時小時最低工資標準也相應從6.5元提高到7.5元。
韓正說,在調整上述保障標準後,失業保險金標準、工傷人員待遇標準、來滬從業人員綜合保險工傷待遇標準等幾條線也考慮一併提高,並對就業困難人員實施社會保險費補貼。他還透露,下半年本市將進一步完善鎮保、農保等社會保障制度,同時按照國務院的要求,研究建立“全覆蓋、保基本”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將本市城鎮戶籍的無醫保居民全部納入制度覆蓋範圍,滿足羣衆的基本醫療保障需求。
擴大廉租住房制度受益面。2000年,上海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截止目前累計受益家庭2.48萬戶。爲了更好地解決低收入居住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市委、市政府決定穩步擴大廉租住房制度受益面,年內先擴大到3萬戶。將擴大實物配租對象範圍,在目前主要是孤老、殘疾、勞模、烈屬等4類家庭的基礎上,再增加患重大疾病、喪失勞動能力、人均居住面積不足4平方米特困家庭等3類,逐步使實物配租家庭佔廉租對象家庭的比例達到10%左右。據悉,擴大廉租住房制度受益面工作年內將在中心城區全面推開,明年覆蓋到全市各區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