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滾動新聞
關鍵詞:
 
最新新聞排行
· 『黃牌』電動自行車禁止上路 『白牌』車換購活動持續進行中
· 陳敏爾喻雲林會見烏茲別克斯坦最高會議立法院副議長、自民黨主席阿克塔姆·海托夫一行
· 晴熱持續 天津仿佛一秒入夏? 今日雷雨來襲 周末就涼快了
· 都市報道60分 (2024-05-09)
· 以色列官員:停火談判破裂 以軍將繼續在拉法發動進攻
· 天津新聞 (2024-05-09)
· 國家會展中心(天津)兩個展會同期舉行
· 三十一個省份一季度GDP數據出爐——經濟運行開局良好
· 多彩永生花 向母愛致敬 和平區世昌裡社區開展母親節活動
· 今年小學初中招生入學政策發布
 

三聯生活周刊:居住環境的八大指數

http://www.enorth.com.cn  2007-09-13 15:38
 
 

 


三聯封面
  居住環境是城市空間的細化和延續,我們選擇的居住環境直接表達的是我們支持的生活方式和城市面貌,而城市的面貌將長久地規定著我們的生活品質和身心狀態。所以對居住環境的仔細挑剔意味著對未來生活中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關系的規劃。

  ◎張餘

  耐久性、美觀性、經濟性、社會性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61年曾就居住環境提出了4個基本理念:安全、健康、便利和舒適。一直到90年代,居住環境規劃設計的目的,都是從這4個方面來提高居住環境的質量。近十幾年來,隨著可持續發展、環保、社區等社會問題的提出,以及小區對居民生活的多元化環境表達力不足,人與生活環境的角色關系也有很多轉換,居住環境的理念因此已經超出了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4個方面。

  中國居住環境的問題有一個根本的背景與世界很多國家不同,就是中國城市化的速度。城市化過程從1993年開始加速,那時候中國的城市化率是28%,十幾年間,這個指標迅速上昇,建設部2006年的統計是36%,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是43%,此外還有其他機構的估算高達50%。雖然在具體數據上存在差異,如果以平均值來考慮,這個速度遠遠高於世界上其他更早進入城市化國家的速度。不僅如此,專家預測,這個速度還將一直持續到2030年,纔能完成城市化過程。為尋求就業機會從農村或小城鎮聚集到大城市的人口數量迅速膨脹,階層分化復雜,人口的流動性更強,經濟增長、對住房的需求更急迫,種種原因導致城市的居住環境徹底改觀。

  2001年到2010年被研究者評定為中國實現城市化的基礎階段。和其他地區所經歷的過程一樣,這個階段對居住環境的設計與選擇將直接規劃出居民未來的生活質量。因為對居住環境的理解早已經超出了所謂『景觀』的小趣味,比如,1985年,日本在《新建築學大系》中對住宅環境提出了聯合國4個理念之外的考察指標,包括,環境的耐久性、美觀性、經濟性、社會性。其中的耐久性考慮了居住區的建成程度與環境安定之間的直接關系。對於成長中的城市來說,臨時性環境是不可避免的,它包括建設中的工地、公交工程、臨時道路等等,臨時性環境的比例過大,持續時間過長,必定會給日常生活帶來緊張感。所謂美觀,包括歷史環境保護,以及街區的意象,無論是建築本身還是景觀風格化的怪招並不一定符合美觀的要求,因為風格化的特色與居住區中展開的生活關系不大,而且缺乏耐久性。經濟的考慮是最直接的——在為居住所支付的費用與所換得的舒適度之間尋找到最佳比值。社會性是城市化已經完成的國家面臨的最熱衷的問題,於是對古典城市的懷念成為新的居住環境的參照。

  『法律型住宅』到『新都市主義』

  城市居住的環境問題最早出現在工業革命後的英國,主要是衛生狀況的惡化,火災和治安問題,1849年《倫敦建築法》為解決這類問題規定了道路的寬度、住房周圍空地等最基本的指標。其他城市也都有各自的建築條例,此後由法律法規的力量控制居住環境的方式得到了普遍認可,城市規劃隨後也成為解決居住問題的手段。但根據這些條例建造的住宅被稱為『法律型住宅』,大片的法律型住宅形成了單調、乏味的街區。芝加哥學派的路易·沃斯把這種現象概括為都市主義,其特征是人口數量巨大、高密度,各種各樣的聚居區像馬賽克一樣拼接在一起。

  1931年,柯布西耶的『光輝城市』規劃方案發表,是他的現代主義城市的集中體現,在這個方案中,城市是必須集中的,集中纔被認為有生命力,由於擁擠而帶來的問題都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解決。其一是采用大量的高層建築來提高密度,其二是建立高效率的交通系統。現代主義的一代大師都看到了汽車和技術作為重塑城市的新力量,他們設想的城市,強調的是速度、運動和效率,而古典小鎮式的城市完全是為兜風者和保姆准備的小花園。1928年柯布西耶發表『機器時代的革命』的時候,就把整齊劃一的住所當作是高效率社會的至高表達方式,認為城市就是部機器,居民應該忘記風景如畫引起的愉快,應該擁護純形式上的效率和功能。

  幾乎與此同時,出現了一種否定大城市、到郊外尋找居住地的新都市運動,1945年後,宜人的居住環境成為目標,《宜人與城市規劃》中,D.L.史密斯對所謂宜人的定義包括公共衛生的宜人,舒適美觀的宜人,由歷史建築和好的自然環境帶來的宜人,完全對抗著對效率的崇尚。郊區化在思想上的先驅應該是霍華德,他是典型的19世紀英國式的社會改革家。他設想綜合城市與鄉村在創造舒適環境與經濟效率中各方優勢的花園城市,順應這個理念的開發商建立了『田園城市開發公司』,所開發的郊外住宅新城對住宅樓的間距做出限制,交叉路口的視線做了減少遮擋的處理。總的設計意圖是衛生的家庭,漂亮的房子,舒適的街區,健康的郊外,莊嚴的城市。美國的郊區化居住方式是霍華德思想的普及版,它利用郊區低廉的土地和自然環境、低密度的小住宅,來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這是50年前在世界上佔統治地位的郊區模式。

  隨著郊區化的擴展,在享受它的諸般好處的同時,新的不適感又出現了。研究者對現代都市的居住環境所導致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多有反省,諸如人際關系的疏遠、地域歸屬感的缺失、社區防范機制的解體,對交通過度依賴以至於造成的交通堵塞和空氣污染等等,而且隨著郊區化成為經濟活躍點,帶動了郊區地價上漲,低密度住宅的價格也隨之提高。

  新都市主義又試圖搬回城市,不過是重拾往日溫馨環境的新住宅模式。由安杜勒斯·杜安尼和伊麗莎白·普拉特贊伯克夫婦規劃設計『佛羅裡達沃頓郡海濱鎮』是新都市小群落建築的模本,它的大小從16到80公頃不等,半徑不超過400米,使得大多數房屋處在街區公園3分鍾的步行范圍內,離中心廣場或公共空間5分鍾步行距離。這個海濱鎮成為《楚門的世界》等多部電影的外景地,以至於有人諷刺它是巨大的、矯揉造作的布景。另一種模式是由彼得·卡爾索普提出的交通導向開發模式。這個模式將社區開發設計在沿輕軌鐵路和公共汽車網絡排列的不連續節點上,它利用了運輸與土地使用之間的一個基本關系,把更多的起點與終點散放在公交車站很近的步行范圍內,這樣就會有更多的人使用公共交通。在公交車站周圍密集的、較近的步行范圍內有商店、住房和辦公室,使得居民很容易得到工作、購物、娛樂和各種服務。在商業區周圍是聯排住宅和公寓。最後一圈在核心周圍400米的位置,包括獨立住宅和大規模的商業企業。中國現在也有以『新都市主義』為旗號開發的郊區大盤,建造了一些排屋、低密度住宅,因為近些年開發的郊區大盤,不管多大,都是以住宅開發為主,中國城市的公共服務設施和公共空間仍然是由政府部門來提供的,工業房地產也是由政府壟斷的,開發商根本沒有力量考慮和規劃社區的對外交通、配套公共服務、市政設施和就業崗位,建設一個完整的、功能健全的社區。所以還有別於新都市主義追求的緊湊的、聯系緊密的、富有活力的社區。

  英國的新傳統城鎮規劃,由查爾斯王子和建築師克裡爾構築了基礎,他們夢想著在後工業化的歐洲重建工業化之前的城市。80年代中期,英國查爾斯王子對英國的城市和居住區規劃以及建築風格提出了強烈批評,他指責工業化發展使社區規劃和建築風格千篇一律,毫無生氣和特色。他提出的構想是,使傳統工藝和特色重新回到現代社區,查爾斯利用他的地位極力推廣新傳統主義城市規劃構想,說服開發商和當地政府參與項目開發,他選用自己12.6萬英畝的領地康沃爾公爵領地內的龐德巴裡作為試點,建立新傳統主義社區。在他的鼓動下,規劃專家和設計師也開始反思,多種方案提交上來。新傳統主義從經典小鎮汲取靈感,也是要恢復步行街道,復合型住宅,具有住宅、辦公樓、輕工業和商業零售設施於一體的復合型用途。

  龐德巴裡社區的密度為每英畝16戶,相當於英國典型住宅項目的兩倍。雖然密度加大,但居民並沒有感到不舒適,相反覺得生活更方便、視覺效果更好、環境更安全。高密度壓縮了街道寬度、戶院尺寸以及住房與人行道或街道的距離。街道變窄有助於減緩車速,提高行人的安全系數,實際上許多街道已經變成了步行街。由於居住區密度高以及住房與街道之間的距離近,人們的視線更容易集中到街上,這樣有助於居民更關注街上的活動,從而降低犯罪案件的發生率,提高整個社區的安全。但查爾斯的龐德巴裡被批評家認為是過時的失敗設計,1998年《紐約客》上有文說這是『皇家失敗』,這個雙關的意思再明了不過地指出了往日夢想在當今現實面前的無能為力。

  居住環境的體驗由空間、時間、光線、聲音、色彩、秩序、意義等多項指標綜合而成,環境研究者提出過環境『場所』的概念,有生活發生的環境成為生活的場所,場所是環境與人互惠的地方,而與人的現實生活疏遠的環境,無論是高效率的或是符合夢想的,都終歸是荒涼的。

  環境建設的矛盾與成本

  10多年來,我們的住宅商品化以及來自政府規劃部門的相關法規,使得每個地區的居住空間都越來越雷同,地域性特色再難保留,地域性特色是經過漫長歲月達成的與地理氣候、當地材料、地方文化相呼應的模式。城市研究者一再呼吁對地域特色的保護,強調它對日常生活的重要,但在相關法規對一些技術指標的規定范圍之外,商業驅動下的設計幾乎可以不受任何約束。而居住者在現階段似乎對此也還沒有強烈的不適,尤其是在對新生活的強烈渴望中,對日常經驗的體會被烏托邦化的居住理想遮蔽著。當我們要考慮到日常經驗如何展開時,無論是傳統特色或新奇誇張的花樣都不再是根本問題。其實在中國傳統住宅中,從宮殿到民居、園林,甚至廟宇,基本樣式上都沒有太大變化,其區別更大程度上體現在環境上。

  居住環境在很多因素的重疊作用下形成,由世界城市化過程中對居住環境的幾番反正可以看出,居住環境質量的綜合目標還是WHO提出的安全、健康、便利和舒適,由於這些目標所依據的評價與一套生活情景相關,因此具有情感意義,很難標准化。但這些目標都要在一個基本的空間中展開,所以居住區的容積率成為最基礎的一個環境要素。

  容積率的粗算可以用一個居住區內的總建築面積除以總用地面積的商數,容積率是1,就意味著總建築面積與整個地面面積相同,在同樣的地面面積上建造不同層數的房子,容積率相應改變,如果住宅層高超過一定高度,建築面積要加倍計算。高層和密集的多層住宅區的容積率一般都大於2.0,以多層為主的住宅區容積率可以維持在1.4到2.0之間,低層社區可以達到0.8至1.4的中密度容積率,真正低密度的花園別墅容積率就降到了0.2至0.8。要滿足最小日照時數要求,要考慮通風、衛生、防火、安靜、安全管理等要求,容積率高顯然不太容易形成高質量的生活空間,而土地資源的限度決定了要獲得相對低的容積率是居住成本中重要的一項成本。

  提高容積率當然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也會給開發商帶來更大的收益,比如在一個10萬平方米的住宅區內,容積率為2,就有20萬平方米的建築面積,如果容積率改為2.1就意味著可多出1萬平方米的建築面積。建築容量的增大,會帶來建築環境的劣化,降低使用的舒適度。在高容積率的住宅區,為了空出綠地、交通道路等必要的公用空間,只能以高層建築主導。

  現代高層建築原產美國的芝加哥,但在大多數地區,高層建築從來沒有真正成為住宅建築的主流。高層建築在集約和節約用地方面有明顯的優越性,但高層建築在建造和使用過程中單位面積比低層建築消耗更多的物資和能量,高層建築非人性化的空間尺度造成社會心理的緊張和冷漠等,所以對高層住宅建築綜合效應的評價越來越低。

  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容積率的合理值是一個核心因素,容積率過高的問題非常明顯,但也並非容積率越低,舒適度越高。考察一般的居住心理,研究者發現最簡單的無拘束的『輕度視聽接觸』是人所必需的,強度接觸通常是與某一特定的人或人群的交往,輕度的視聽接觸,可能來自窗外的腳步聲,也可能是門前經常相遇的鄰居,面孔熟悉無須言語接觸,雖微不足道,但不可低估其重要。僅以視聽方式感受到的輕度接觸被認為是與安靜並存的需求。

  環境要素中還有其他方面。即使同為獨棟別墅區,容積率差別也可能很大。比如一個容積率為0.21,另一個容積率為0.4的兩個小區對比,私家花園的面積大小接近,容積率的差別主要是由公共綠地和配套設施造成的。由於容積率低的小區規模較大,中心綠地、會所等缺一不可。而另一個因為與碧水莊園為鄰,能夠與碧水莊園共享會所,還可以共享公共綠地,所以除去了會所佔地和公共綠地,土地利用效率提高,生活的舒適度沒有太大影響。

  這表明環境資源可以在一個更大的范圍進行考察。日本在80年代提出的住宅水准中提到與周邊環境的協調,就近利用教育、購物等關聯設施,日本建築師妹島和世在1996年的一項住宅研究報告中再次強調對周邊環境因素的利用,倡導把大都市整體空間問題考慮在住宅體系中。

  對整體空間的利用與居住環境中的便利指標相關,便利性體現於與社會服務機構如幼兒園、醫院的距離,與商業網點的距離,與交通設施的距離或到達主乾道的距離,距離過大當然不夠便利,矛盾的是如果距離過近,必定會帶來噪音或其他環境問題。對比市中心區和郊區住宅,市中心當然具有更高的便利性,但享受便利一面就有可能犧牲別的方面,比如與建築密度和高度對應的日照時間,就犧牲日照這一單項環境質量而言,選擇市中心的人可能對環境也會給予不低的認可。就購物的便利性而言還應該考慮商品購買次序在其中的影響,這個次序可以分為生鮮食品、日用品、生活常備用品、奢侈品,對這些商品的購買頻率不同,就要求購物設施的多層次分布,相應的商店規模和分布密度也應不同,對購買頻率高的商業網點應該分布廣而規模小,反之是少而大。北京望京地區是一個龐大的居住區,但購物設施缺少層次,基本依賴幾個大型超市,而各個街區的小購物場所稀疏而品質低下。當然在這種居住區可以選擇驅車購物,減低購物頻率,增大儲存空間,但購物設施的分布層次直接影響的是購物成本,因為購物成本是由商品價格、交通費用、儲存費用綜合決定的。

  回顧新都市主義和新傳統主義的居住理想,他們對現代城市的不滿中重要的一項是城市社區公共空間的喪失和犯罪率的提高。治安問題與公共空間的連帶在《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中有最具感情色彩的分析。因為汽車使長距離的會客成為隨時可進行的日常活動,現在,直接交往很多情況下更被遠程通訊替代,街頭成為空寂之地,導致對潛在犯罪的誘導狀態,一旦對犯罪的恐懼成了問題,人們就更有理由回避室外空間。1990年研究洛杉磯城市文化的《石英之城》出版,作者戴維斯描述了一幅恐慌生態,面對日常生活實存的危險和想象的危險。人們渴望得到保護,為了抵制恐懼,只好增加保安加強門禁,對技術安全系統的迷戀成了對城市環境的主導敘述,到處有圍牆,出入口設置崗亭,居民使用電子卡出入,24小時警備,居民汽車被發放表明身份的貼紙。門禁社區起源自加利福尼亞、佛羅裡達和得克薩斯,後來門禁社區增加,社區管理公司化,安全再不能自我維持,居民與都市隔絕,公共空間被銷蝕。在這樣的城市裡只有業主,沒有市民,生活變成被監視和囚禁的樣式。於是在都市風景中,充滿了各種不同的保護與隔離空間,規范化的封閉體,把個人和團體阻隔在一個個孤島中,受到保護。

  顯然,這也是我們現在的城市風景,基於直覺也能得出相反的結論,開放感肯定比封閉感更舒適,但是安全在生存追求中從來是第一位的,在安全和舒適感的矛盾條件下,居住區的規劃設計成為平衡這種矛盾的關鍵,如果有安全的保證,又能有開放的方便舒適,其維持成本只能更高。

  居住環境是城市空間的細化和延續,我們選擇的居住環境直接表達的是我們支持的生活方式和城市面貌,而城市的面貌將長久地規定著我們的生活品質和身心狀態。所以對居住環境的仔細挑剔意味著對未來生活中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關系的規劃。-

  容積率:不只是個簡單的數字

  自然環境:獨享還是共享

  安靜:和諧創造

  公共關系:第三空間與精神空間

  安全:保護與過度保護

  方便生活:社區要有街道生活

  人文環境:看不見和看得見的氣氛

  時尚活力:不確定空間

[1]  [2]  [3]  下一頁  尾頁

北方網聲明:本版文章內容屬轉載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觀點。
稿源:三聯生活周刊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注冊後發表評論。
 精彩熱圖
嵌入-變動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熱點評論 ·體育頻道
2010年『成品家裝』(圖)
【專題】大型史詩電視劇《解放》
公安鋼管園區治安分局積極開展夏季嚴打整治
港游客遭劫殺 中方要求菲律賓解釋發動強攻原因
金鏡頭獎評委會:《挾屍要價》照片不存在造假
從籃球世界杯舉辦城市,看中國籃球『熱區』
楊博尊劉玉濤曹六洲破全國紀錄 天津游泳選手創佳績
天津聾人男籃得分王韓超:我的偶像是林書豪
硬地滾球上演『有愛』一幕 上海隊員『讓球』避免零封
大比分戰勝北京 盲人門球天津與浙江會師決賽
·財經頻道 ·娛樂頻道
苹果iOS 16 Beta 8發布 預計是正式版前最後版本
衣邦人2022秋冬新品推薦暨『香港優纔計劃解讀』巡展順利啟動
《2022年中國房地產業綜合實力100強》榜單隆重發布
《2022年中國建築業綜合實力100強》榜單隆重發布
朱華榮:中國汽車已初具停售燃油車基本條件
《你看誰來了》張桐被爆『搶戲李幼斌』的趣事
《你看誰來了》發布 任靜付笛生痛批『造謠者』
說出最想對閨蜜說的話 免費看電影《小時代3》
電影《誤殺》公映 全方位解鎖賀歲檔話題爆款
《被光抓走的人》看點 『津抖雲』免費請您看
關閉窗口
無標題文檔
天津民生資訊
天氣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訊 二手市場
空氣質量 天津股票 廣播節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領 股市大擂臺 天視節目 每日房價
熱點專題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和諧之旅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解放思想 乾事創業 科學發展 同在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家園
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今日股市觀察》視頻
北方網網絡相聲頻道在線收聽 2008高考招生簡章 復習衝刺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問題解答
帶你了解08春夏服飾流行趨勢 完美塑身 舞動肚皮舞(視頻)
C-NCAP碰撞試驗—雪佛蘭景程 特殊時期善待自己 孕期檢查
熱點新聞排行 財經 體育 娛樂 汽車 IT 時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