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眺響螺灣
38座摩天大樓鱗次櫛比,雙向8車道的大道寬闊順暢,親水平臺、帶狀綠地、內湖、綵帶島使人們駐足徜徉,立體式的設計充分利用地下空間……響螺灣——這個濱海新區中心商業商務區的起步區爲人們勾畫出一幅和諧、時尚、現代的美景,爲新世紀的寫字樓集羣基地注入了新的概念。
基礎設施是區域發展的基礎,良好的道路交通環境無疑會爲區域經濟插上騰飛的翅膀。響螺灣地區規劃面積1.26平方公里,一期工程道路設計總長度8.5公里,道路面積28.5平方米,共計12條。目前,已經有7條道路竣工,幾乎全部位於近期開工建設地塊周圍,達到了項目開工建設對道路通行條件的要求。響螺灣主幹道之一的迎賓大道雙向6車道全部具備通車條件。目前,像迎賓大道這樣的竣工道路已達4條。二期工程計劃建設道路10條,主要集中於大沽船廠區域,目前3條道路也已經開工建設。響螺灣商務區還將擁有龐大而先進的地下交通網絡。根據初步規劃,爲了解決跨河交通問題,連接響螺灣和塘沽中心城區的地下機動車道將從上海道開設入口,穿過海河,直達商務區。作爲現代化的商務區,具有超前意識的響螺灣已經規劃出了大量的地下停車庫,這些地下停車庫將通過地下機動車道實現連通。
一提起寫字樓聚集地人們腦海中往往會呈現出由鋼筋水泥鑄造的鋼鐵般的城市景觀。在商業商務區,在大型企業的總部基地,在外省市辦事處集中的基地,總是寸土寸金,總是摩天大廈簇擁,道路喧囂擁擠,很難與花園式的美景聯繫到一起。而花園式、立體式的響螺灣則重新詮釋了商業商務區的嶄新概念。這裏不僅僅有摩天大樓,還有令人神往的美麗景觀和神祕的地下佈局。高樓大廈是商業商務區的“保留節目”,響螺灣自然也不會少。28層,32層,46層,71層……響螺灣總規劃的高層建築達到了38座。其中制高點直逼360米,將近3個泰達中心酒店那麼高,與深圳市第一高層建築地王大廈比肩。響螺灣商務區依海河而建,提出了近水與親水,景深與層次的雙重概念,設計元素藉鑑了悉尼Dr.Mary Booth公園、費城特拉華灣等成功案例。南北方向的帶狀綠地、親水平臺、內湖及綵帶島形成一條濱水藍帶,與三個城市開放空間共同組成了“一帶三庭”的景觀模式。此外,響螺灣商務區還將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巧妙借鑑國內外先進的中心各個城區地下空間設計,建設完善的地下空間系統。地下車行系統、地下步行系統、地下停車系統、地下軌道交通系統、地下豎向交通系統、下沉廣場系統、地下商業系統、通風和採光系統……使得區域具有更大的神祕感和時尚性。
作爲濱海新區中心商業商務區的起步區——響螺灣已於本月11日開始正式建設。作爲外省市及中央企業駐濱海新區辦事機構和商務娛樂設施的聚集區域。響螺灣正在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着各地投資方。響螺灣的高起步將會挖掘濱海新區更多的潛力,一個生態的、宜居的、發達的濱海新區將呈現在人們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