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暢遊現代道路
響螺灣正在悄然發生鉅變,寬廣整潔的大街代替了狹窄的小巷,轟轟的施工現場打破了海河南岸的寧靜。目前響螺灣商務區已有多條道路竣工具備通行能力,爲區域內的各個樓宇建設提供了交通條件。與此同時,施工所需的排水、供電等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也已經到位。隨着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推進,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也將陸續展開。基礎設施建設的突飛猛進,爲這片沃土的前行鋪平了平坦的大道,從此響螺灣商務區插上了“翅膀”開始翱翔。
配套設施不落後
在道路建設的同時,排水等相應的基礎設施配套工程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着,不僅爲近期開工的施工項目做好了準備工作,還保證了基礎設施建設的完整性。
在響螺灣商務區1.26平方公里的規劃內,道路雨污水管線總長度32公里,總投資額約1.3億元。截至目前,除受拆遷影響1.8公里路段外,其餘路段雨污水管線工程已施工完畢,路基工程施工完畢,綜合管線工程已跟進施工。大沽船廠地區1.5平方公里的規劃內,共計11條道路,設計總長度9.9公里,雨污水管線總長度37.5公里,工程總投資額約2.1億元。計劃2007年10月竣工。目前,迎賓大道(二期)工程正在進行雨污水管線的施工和部分路段的路基處理。潮音寺地區共計設計道路15條,總長度11.8公里,雨污水管線總長度43.5公里。目前,該區域還未進行招投標建設,計劃下半年啓動該區域道路排水等基礎設施建設。
中心商務商業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的有關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道路路面和排水按照設計進行了同步施工,但區域內,雖然目前已經通水、通電,但都屬臨時性質,主要是爲了滿足項目的建設需要。這主要是基於每個項目投入使用後,對水、電、氣等的使用都存在差別,便會產生不同的水、電需求。爲此,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部門將正式的水、電、氣等推後建設,尤其是在確定各個項目對水、電、氣的需求後再進行建設、安裝。但該工作人員表示,這些配套設施的建設會在單個項目竣工前全部結束,不會推遲項目投入使用的時間。
三層立體交通
響螺灣商務區將建設地上、地面、地下三層立體交通系統,充分疏解交通,並有兩條環線串聯塘沽城區海河兩岸的四大核心功能區。今年4月15日,連接響螺灣地區和于家堡地區的重要過河通道-中心商務商業區跨海河開啓橋已經正式開工。
開啓橋西起坨場南道,跨過海河,東至永太路,與規劃中央大街相接,橋樑全長1066米,最大開啓角度爲85度,橋下通航淨寬度爲68米,橋面設計爲雙向4車道,預計整個工程將於2008年年底前結束。海河開啓橋建成後,將進一步改善濱海新區的區域交通環境,完善塘沽區的城市載體服務功能,提高海河南北兩岸的運輸能力。
響螺灣商務區還將擁有龐大而先進的地下交通網絡。根據初步規劃,爲了解決跨河交通問題,連接響螺灣和塘沽中心城區的地下機動車道將從上海道開設入口,穿過海河,直達商務區。作爲現代化的商務區,具有超前意識的響螺灣已經規劃出了大量的地下停車庫,這些地下停車庫將通過地下機動車道實現連通。
四條主要幹道
從河南路左拐踏上迎賓大道,寬廣筆直的馬路立刻讓人豁然開朗。目前,響螺灣商務區內道路施工已經幾近結束。區域內主幹道之一的迎賓大道一期工程全部完工,道路雙向6車道全部具備通車條件。僅在響螺灣商務區已經完工的道路中,迎賓大道這樣的道路就已經達到4條。其餘3條分別爲坨場南路、濱河西路和濱河南路,貫穿響螺灣地區。
從天津海河下游開發有限公司瞭解到,響螺灣商務區規劃面積1.26平方公里,道路設計總長度8.5公里,道路面積28.5平方米,共計12條,是響螺灣商務區道路建設的一期工程。目前,已經有7條道路竣工,幾乎全部位於近期開工建設地塊周圍,達到了項目開工建設對道路通行條件的要求。道路建設二期工程計劃建設道路10條,主要集中於大沽船廠區域,目前3條道路也已經開工建設。施工人員預計,到今年年底,已經具備建設條件的多條道路有望竣工。
目前,響螺灣商務區的重要配套項目——海河開啓橋項目也已經有較大程度的進展。海河開啓橋是繼塘沽海門大橋、海河大橋之後,在海河塘沽段建設的第三座橋樑,全長1066米,雙向4車道,工程計劃2008年9月28日竣工。目前,地面以下基礎的施工已經結束。支撐海河開啓橋開啓部分的主墩柱水面下方的打樁工作結束,並且爲封閉水下墩柱而搭建的鋼板也已經建設完畢。施工人員預計,今年年底,海河開啓橋西岸主體工程將可以竣工。在東岸相關基礎工作準備就緒後,施工人員就可以立即進入海河東岸,開始海河開啓橋東側的施工。該工程竣工後,將把地處海河南岸的響螺灣商務區與北岸的商貿街連接起來,實現濱海地區對外交通與城市內部交通有序分流,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