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探訪
參觀發射中心核心部位受監控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3號發射塔前,工程人員緊張忙碌着,正在進行發射前的檢查。當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核心部位首次對遊人開放,但其全程有電子眼監控。
發射塔工程人員進行發射前檢查
昨日下午,記者與3號發射塔進行了零距離接觸。在發射塔前,不時有身穿藍色或橘紅色工作服的工程人員列隊經過,他們忙着奔赴各自工作崗位,發射塔周圍,一羣士兵正在保潔、張貼標語。
站在發射塔下,仰頭看見85米高,如同一棟近20層高的大樓矗立,發射塔上閃耀着燈光,據介紹那是工程人員正在緊張地進行發射前的檢查。事實上,這棟樓由迴轉平臺和固定平臺組成,二者由橘紅色鉤子連接,可進行180度旋轉。
據介紹,3號發射塔經改造後,爲目前最先進的發射塔之一。迴轉平臺裏有10根電纜擺杆,國外的擺杆用於支撐火箭,但這裏的擺杆可以自動爲火箭充電、充氣、加註燃料。目前,外國人還沒搞懂其中的奧祕。
發射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整個發射系統分爲測試、指揮控制、跟蹤測量、通信、氣象和勤務保障六大系統。
彩色防靜電服區分工作類別
中午12點,下班時間到了。身穿橘紅色、藍黑色、天藍色、白色服裝的工作人員從3號發射塔內陸陸續續走了出來。據一名基地工作人員講,基地的防靜電服裝有四種顏色:身穿橘紅色服裝的是塔勤服務人員,主要負責火箭轉運、開電梯、供水等工作;身穿藍黑色服裝的是燃料加註人員,白色的是燃料化燃人員,而大部分科技幹部則身穿天藍色服裝。
一名身穿天藍色服裝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隨着發射時間的臨近,發射場各個崗位上的工作者都在加班加點,而且一加班都到凌晨兩三點,有時候還要熬通宵。
發射場內有相當數量的警犬巡邏
“快看,警犬!”順着一名遊客所指的方向,記者看到,四名身穿藍黑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員排成一列從3號發射塔走來,旁邊還跟着一隻警犬,警犬顯得很聽話,跟着幾名工作人員的步調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儼然一名戰士。
據悉,發射場有相當數量的警犬巡邏,維護髮射場的安全。而且,每隻警犬都有編號,是經過專門訓練的,都有專人負責。
核心部位遊客不許帶任何提包進入
昨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核心部位首次對遊人開放,但其全程有電子眼監控,處處體現着火箭發射基地的嚴格保密措施。
“只能照像不許攝像,不許帶任何提包,不許……”進發射中心參觀前,工作人員宣佈了諸多紀律。在發射中心大門前,記者一行與其他遊人乘坐發射中心提供的專用車輛。在車上,有士兵檢查身份證。
走進基地後,遊客可參觀“長征三號”實體、遠觀2號發射架等。所有參觀都在制定路線和區域內進行。據發射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即使在露天,四處都是監控的電子眼。他隨便指着一個電杆上如路燈一樣的裝置說:“看,那就是可360度監控的電子眼。”
在擺放“長征三號”火箭的廠房門口,櫃檯上陳列着各式航天模型,有“神舟六號”、“長征三號”,還有“嫦娥一號”衛星的模型銷售,其質地爲金屬和水晶(或是玻璃),售價在200元至1000元不等。記者昨日現場看到,前去參觀的遊客紛紛掏腰包選購這些航天模型。
◆解讀
“嫦娥一號”發射“疏散”方案
發射當日附近小學推遲上課
當“嫦娥一號”安裝上火箭發射塔後,其發射前的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工作是有效疏散當地居民和遊客。今日上午,有關部門將在西昌衛星基地召開軍地“疏散”會議,據發射中心一位關鍵人士透露:“本次疏散工作受到國防科工委等部門前所未有的重視。”
昨日,本報記者獨家獲悉該疏散方案的相關內容,當地幾個鄉鎮數萬民衆,將在衛星發射前2小時內被疏散到指定安全地帶。
涼山州當地負責疏散工作的武裝部部長陳興華明確表示:“這次疏散工作非同尋常,明天基地會議後將在漫水灣召開具體部署會。”
因素>>火箭運行“軌跡”決定疏散範圍
據權威消息人士透露,爲確保“嫦娥一號”安全發射,這次疏散工作涉及冕寧縣至少3個鄉鎮,地域幾十公里,受此影響人數在5萬人以上。
一位當地居民也能瞭解的“祕密”是,火箭在起飛之初的運行軌跡,直接決定了當地居民的疏散撤離方案。
所謂火箭發射運行軌跡,就是火箭在點火起飛那幾秒鐘的飛行方向和軌跡。專家解釋道:“在發射過程中,火箭是先向上衝,再向一定方向偏離運行,就是點火起飛後,10來秒時間的運行方向和軌道,它決定了居民疏散的方向和範圍。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對軌道痕跡預測。這個預測技術,沒有任何問題,精確率在100%。”
依此的疏散原則是,被火箭運行軌跡覆蓋之下的居民,必須疏散,具體方案爲,處於火箭運行軌道正下方位的居民,必須遠距離撤離,而偏離軌道軌跡之下或反方向的居民,可採取遠距離疏散和就地疏散兩種形式。
方案>>2.5至6公里居民就地疏散
昨日,記者通過特別渠道輾轉獲取本次發射疏散圖,該圖顯示,本次疏散實際以“嫦娥一號”待發的3號發射塔爲圓心,呈擴散狀向東南向展開。
有關疏散要求顯示,在2.5公里範圍內的居民,必須全部遠距離疏散(撤離),其範圍包括八一、那基、3號山頭森林管護人員,澤遠派出所到八一村報廢鐵路沿線人員。而在2.5公里到6公里之間的居民,則根據相關部門的具體要求選擇撤離方式,此地居民最多采取“就地疏散”形式,即人員離開住房到空闊地段,不必遠距離離開。
由關鍵部門提供的撤離方案顯示,發射前2小時,安全半徑2.5公里以內的羣衆開始撤離,於發射前1小時撤到安全區。
具體部署爲:八一村,疏散到八一小學附近;那基村,疏散到那基小學附近;麻葉林村,疏散到該村楊明昆家更遠地段。對於距離發射基地稍遠的沙壩鎮前進村的2、3組羣衆,必須保證在30分鐘內離開房屋。
一位當地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稱:“發射當日,附近的小學都要推遲上課或者放假。疏散核心區域包括沙壩、漫水灣等三個鄉鎮。如果有變化,還可能擴大範圍。”
行動>>村民搶收稻穀做疏散準備
昨日上午,在距離3號發射塔約1公里處的田地裏,十幾位村民正在搶收稻穀,一位正搬運稻垛的蔣姓村民告訴記者:“村幹部已口頭通知,儘快清完麥田,不然影響疏散工作。”
該區域爲冕寧縣澤遠鄉麻葉林村二組,一望無際的稻田正對着衛星發射中心的峽谷口,此處,正是嫦娥一號發射之前,居民必須遠距離疏散的重要村莊之一。
◆聲音“很多老人都不願意撤離”
爲何在“嫦娥一號”發射前,一定要求當地居民和遊客疏散到安全地帶呢?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位技術人員表示,必須以最穩妥的方式來關注居民人身安全。而最讓基地發射中心高層感到擔憂的是,在近年來的衛星發射過程中,當地部分居民的疏散工作存僥倖心理,當地政府重視不夠,當地村民也是漠然待之。
那基村一組一張姓村民向記者無奈地表示:“以前很重視撤離工作,現在好像麻木了,說是要村民撤到安全地帶,但很多人都沒有動。”
澤遠鄉政府辦公室熊主任說,近幾年來有關疏散工作確有不力之處:“問題出在基層村組織對村民的管轄力度不夠,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很多老人都不願撤離,工作很難做。”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位人士透露,就在今年的另一次衛星發射中,即便是處於2.5公里內最不安全區域的很多村民,都沒按要求疏散撤離。
這位人士表示:“疏散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當地政府配合,今年不能再打折扣了。”
◆記者手記
發射指令將在60公里外發出
外界以爲,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火箭發射指令是現場發出的。但據介紹,“嫦娥一號”衛星發射指揮控制中心設在西昌市城區。新指控中心位於距發射場區60多公里外西昌城區的航天北路上,戒備森嚴,屬“軍事禁地”。
昨日下午,記者首度走進這座略帶神祕感的五六層大樓,其中心政治部姚主任熱情接待了記者。
據其介紹,原衛星發射指揮控制中心位於沙壩鎮。由於地方和技術還要再進一步切合衛星發射的要求,該中心於2004年因新指揮控制中心的建立而停止發揮主要作用。
在新指控中心一樓,一進門的牆壁上高高懸掛着“嫦娥一號”有關宣傳畫。上面詳細地介紹了中國探月工程的步驟、實施階段等。
來自多方的消息稱,預計於10月下旬發射的“嫦娥一號”衛星,其發射指令將由此發出。屆時所有人員都將撤離基地,即使是有關必須留守的人員“也要進入地下掩體中去。”
與外面的喧囂相比,樓內顯得格外靜謐,不時有行色匆匆的工作人員來來往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