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海事局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
黨的十七大報告在論述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時明確提出要“健全政府職責體系,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推行電子政務,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並特別提出要“加強行政執法部門建設”。
天津海事局是交通部直屬系統一級行政事業單位,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的授權,承擔着海上交通安全監督管理,防止船舶污染海域以及提供航海安全保障等重要職能。主要包括天津轄區海上船舶通航環境管理、船舶管理、船員管理,以及海上船舶安全通訊、海上航道測繪和航標維護與管理。此外,受交通部海事局委託,天津海事局還承擔着華北、西北12省(區、市)的船舶檢驗機構與驗船師資質管理工作;受天津市政府委託,承擔着天津轄區海上船舶、人員遇險搜救的具體組織協調工作。
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張高麗同志在天津市第九次黨代會上指出,“進一步加快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決定天津的前途命運,牽動區域協調發展的全盤,關係全國發展的大局。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功能定位和主要任務,把加快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作爲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着眼增強綜合功能,充分發揮服務作用,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將天津港建成世界一流大港,面向東北亞、輻射中西亞的國際集裝箱樞紐港和我國北方最大的散貨主幹港的目標。強調要充分發揮國際貿易與國際航運服務中心作用,高標準建設電子口岸,完善大通關體系。
隨着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天津市九屆二次、三次會議精神不斷深入,天津海事局理論中心組圍繞“充分履行海事公共管理職能,服務濱海新區發展”這一主題,着重在以下幾方面進行深入思考。
1服務濱海新區建設,必須轉變觀念
隨着航運經濟的迅猛發展,港口日益成爲天津濱海新區建設發展的最大比較優勢和重要戰略資源。作爲承擔海上交通安全監督管理與提供航海安全保障等重要職能的海事部門在促進和保障區域經濟和諧健康發展中的作用日益明顯,海事發展與港口航運經濟發展之間的互動關係日益緊密。特別是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後,天津海事局爲了充分履行職能,消除海上交通安全隱患,確保轄區港口生產安全,認真踐行交通部黨組提出的“三個服務”要求,無論是在保障天津港口安全暢通,還是參與大型涉海項目的科學論證;無論是主動登門爲新開港口、碼頭提供技術法律諮詢服務,還是妥善處理港口安全生產與基本建設之間的各種矛盾;無論是海上大霧季節對壓港船舶的及時疏港,還是海上發生突發事件的應急搶險搜救,都充分體現了天津海事局在保障、提升港口航運經濟核心競爭力方面的重要基礎保障作用。
面對不斷髮展變化的新形勢,天津海事局黨政領導班子緊緊圍繞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及時轉變觀念,理清思路,提出了創建“五型海事”,實現“五個發展”的思路和目標。即建設創新型海事、特色型海事、效率型海事、服務型海事、和諧型海事;突出特色,強化海事監管,實現安全發展;發揮優勢,服務區域經濟,實現協調發展;加快建設,提高保障能力,實現快速發展;勇於創新,提升綜合實力,實現持續發展;以人爲本,激發隊伍活力,實現文明發展。上述思路和目標充分考慮了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總要求,切合天津港口和航運發展對海事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的現實需求,對更好地發揮海事在促進濱海新區發展中的基礎保障作用必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落實上述思路和目標,必須從轉變觀念入手,強化“服務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意識,立足系統思考、促進充分履職。具體而言,就是在履職意識上由權力本位向責任本位轉變,在管理方式上由監管型向服務型轉變,在價值取向上由單純的着眼事故防範和應對向提供更加優質的公共產品轉變,在履職層面上由注重發揮自身職能的微觀管理向協調各方建立聯動機制、共同打造海上安全管理鏈的宏觀管理轉變,不斷增強天津港口和海上運輸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強勁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