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港口和航運經濟迅猛發展,海事部門面臨新的挑戰
黨的十七大將“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列入大會主題,天津市第九次黨代會提出了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的總體目標。充分履行海事公共管理職能,服務濱海新區發展,必須時刻把握形勢的發展變化。隨着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逐步深入和港口事業的迅猛發展,天津海事局在面臨歷史性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
港口規模急劇擴大與海事監管力量明顯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隨着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不斷深入,到2010年,天津港口規模將從30平方公里擴大到150平方公里;碼頭泊位將從176個增加到209個;吞吐量將從近3億噸增加到4億噸;船舶流量將從7萬餘艘次增加到12萬艘次;海上油田快速發展,油氣田數量將從22個增加到31個,平臺數量將從48個增加到100個以上,石油產量將從1500萬方增加到3000萬方。與港口和油田的迅猛發展相比較,目前海事監管機構設置滯後與執法人員嚴重不足的矛盾較爲突出。
通航環境日趨複雜與海事監管裝備水平偏低的矛盾十分突出。港口與航運經濟快速發展,帶來通航環境更加複雜:港口擴大規模與運能提高量級交互進行,大型船、危險品船與施工船、運沙船交織穿梭,石化工業基地和宜居生態城同步建設,原油運輸急劇增加和石油勘探日益活躍,新興海洋活動不斷涌現和海上旅遊客運日漸繁忙,這些都使海事監管壓力加劇,難度凸顯。目前通航監控設備、海上巡航船舶、溢油清污裝備和相應的物資儲備等都難以適應現實需要。
快速通關需求與海事監管信息化程度偏低的矛盾明顯顯現。建設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要求通關便捷。天津電子口岸搭建起大通關公共服務平臺,建立了“屬地申報、口岸驗放”的區域通關模式,將通關服務功能延伸到內地。然而,作爲口岸通關的主要職能部門之一的天津海事局雖已開通了危險品貨物異地申報、船員考試網上報名、移動海事執法系統等,但在網上申報、快速查驗、信息共享等方面信息化水平仍然不高,距離“高標準建設電子口岸,完善大通關體系”的要求尚有很大距離。
濱海新區先行先試與海事監管創新能力不強的矛盾比較突出。濱海新區作爲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家賦予先行先試的政策。作爲承擔天津海上安全監督與航海安全保障職能的海事部門,必須強化創新意識,大膽探索海事監管的新模式、新方法、新手段,主動適應監管對象及客觀環境變化對海事部門在政策措施方面的配套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