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到現在我們所有領導都不配祕書
記者:改革過程中,有沒有什麼事情給你印象特別深刻?
李紅雲:我印象很深刻的就是我剛剛到隨州市工作不久的時候,到各個部門去調研,市長辦公會、政府辦公會各種形式的會議,呼聲最多、呼聲最高、要求最迫切的就是要求增設部門,要求增加公務員編制,這個是壓力最大的,幾乎逢會必講,真正的壓力是來自內部。
另外,我們所有領導全部都是沒有祕書的。當時我算了一下,每個人配一個祕書,30多個祕書,編制也上去了,費用也就增加了,我說我堅持不配祕書,你們如果確實工作需要寫報告,但這種原則下沒有一個人寫報告,所以不配祕書也一直堅持到現在。
部門撤併後所有人員重新分配工作
記者:聽說改革後,往往是一個工作人員身兼數職,這可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效能。但是否會給工作帶來不便利?
李紅雲:確實有這個問題,但是目前我們通過掛牌子的辦法進行對口,也能夠比較有效地緩解這種問題。當然更好的辦法是,如果能夠從上至下對口把整個政府部門真正做到整合就更好。
記者:改革中遇到部門的撤併,人員怎麼安排?
李紅雲:我講的撤併並不是簡單地把機構合併,要結合並之後的所有人員重新分配工作,絕對不搞並在一起。
記者:你覺得隨州的改革最成功的經驗和教訓各是什麼?
李紅雲:隨着大部門制的執行,成功的經驗就是,一定要把認準的事情堅持下去。要說教訓,在部門設置方面,現在是苦樂不均,有的地方遷就了,凡是遷就的部門現在回過頭來看都是沒有必要設立的,工作推進都是比較難的。
部門改制有利於更多有識有能之士創業
記者:對於湖北及全國準備推行改制的地市來說,你認爲最應該避免在哪些方面犯錯?
李紅雲:我覺得要避免的問題很多,首先是要控制人員的增加,不管怎麼改工作多需要,在人員的控制上還是必須嚴格的,人只能少不能多,當然這點做起來是非常難的。
還有,現有的人員怎麼過渡、怎麼解決的問題,這種恐怕也是很難的問題。我這幾年雖然設置的部門少,但是有很好的發展,爲什麼呢?很多有能力的人尋求到了自己的發展之路,走出去或者做產業。所以政府部門改制了,不只是說解決了政府成本問題,更多的是有利於有識之士、有能之士進行創業,實際上解放了生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