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6月20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人民網強國論壇同網友在線交流。
『朋友們,大家好!』6月20日,通過人民網強國論壇的視頻直播,中國網民首次在網絡上實現了與胡錦濤的在線交流。面帶微笑、向網民朋友們表示誠摯問候和良好祝願的總書記,給了中國網民一個大大的驚喜。在回答網友『小火龍』的提問時,胡錦濤正視著電腦屏幕,認真地說:網友們提出的一些建議、意見,我們是非常關注的。我們強調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因此做事情、做決策,都需要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集中人民群眾的智慧。通過互聯網來了解民情、匯聚民智,也是一個重要的渠道。
總書記對網絡民意的重視、肯定,開通了『網絡民意直通車』。問政網絡,近年已成為一些地方政府的執政新風。而在重慶最牛釘子戶、山西黑磚窯案、廈門PX項目緩建、華南虎照片風波等一系列事件中,網絡輿論對事件走向產生了巨大影響,草根網民聚合而成的強大力量得以體現,億萬網民成功實現了意見表達、政治參與。
普世價值話題:草根網民關注最廣泛
根據艾瑞諮詢的有關調查,網絡社區草根網民群體『肖像』大致如下:87.2%為男性,12.8%為女性;18?30歲網民佔68.9%;75.8%的網民為大專或大學本科學歷;33.5%的網民年收入1萬?3萬元;主要分布在三大行業,學校21.5%、IT通信17.2%、加工制造業12.5%;在地區分布上,前三名分別是廣東11.12%、江蘇7.6%、北京7.2%。
一個引人關注的問題是,2億多網民的意見在一些網絡事件中是如何從網帖的海洋中集合、融匯,終成『燎原之勢』?
在一些引起極大社會反響的社會事件中,網絡社區的一個帖子往往充當了最初的導火線。作為『輿情集散地』,每天都有數目龐大的帖子作為『輿情種子』在網絡論壇『著床』。然而,並不是每一顆種子都能『生根發芽』。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金兼斌教授接受半月談記者采訪時說,在用戶參與性極強的網絡社區,每天都有很多帖子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一個帖子若要存活下來,必須爭奪有限的論壇關注空間,必須積累持續的新帖或者跟帖。從這個意義上講,正是千萬網民『當家作主』操縱鼠標決定某個議題『生死』。
對於潛力熱帖的特征,天涯論壇負責人宋錚歸納說,『小道消息、搞怪、顛覆傳統』並不能產生持久的話題爭議,真正吸引用戶廣泛參與的,是那些圍繞普世價值的話題,比如: 『最牛釘子戶』──個體財產保護;『華南虎』──政府誠信;『艷照門』──道德倫理;『奧運火炬』──愛國情。
版主、推手、草根記者:網絡社區三大『最牛』草根
論壇版主作為論壇的管理者,有置頂或者推薦帖子的權力,作為『高段位』網民,他們煉就了一雙發現潛力熱貼的慧眼,具有『專業』的網絡事件操盤能力。如『華南虎事件』,陝西發現華南虎的照片見報後第三天,天涯雜談網友『第一印象』就給版主『黨指揮槍』發送了一條短消息:照片裡有許多疑點!兩人討論之後,『黨指揮槍』發出了質疑照片的第一個帖子《陝西華南虎又是假新聞?》。
除版主之外,『網絡推手』已成為網絡草根群體中『最牛』的一小撮人。著名『推手』陳墨炒紅了芙蓉姐姐、流氓燕、二月丫頭,老浪成功策劃了天仙妹妹、非常真人。人稱南陳墨北老浪。
論壇版主、網絡推手多與網站新聞編輯有聯系。新浪網一名網站編輯向記者介紹說,版主會定期向網站編輯推薦帖子,被采納後,該帖的影響力更上一層樓;而通過版主,網站新聞編輯在『輿情集散地』──網絡論壇布下了眾多眼線。在『華南虎』事件中,網易新聞積極參與『華南虎』的調查,制作新聞專題,出面邀請專家對虎照進行鑒定。
此外,還有一支追查網絡事件真相的『別動隊』,人稱『草根記者』,他們憑借獨立身份,前往新聞現場采訪,利用博客向網友報道。如湖南賣菜小伙周曙光,執著追求『在突發性事件中提供第一手信息,讓公眾能夠聽到當事人的聲音』。他曾利用私人博客來報道重慶九龍坡區楊家坪的『最牛釘子戶』事件、廈門PX項目緩建事件。貴州瓮安事件發生後,他又飛往貴州調查瓮安事件,到達當地的第二天,他不僅用相機拍下事件過後的場景,還從死者家庭收集了信息。
在網絡話題形成一定熱度後,傳統媒體往往會對網絡事件介入,網絡與傳統媒體已形成了良好的互動模式。金兼斌教授說,作為專業的新聞生產機構,傳統媒體一旦介入,對有關事件的真相披露進程將大大加快。傳統媒體所積累的專業信譽和擁有的組織資源使得它們有能力對有關事件進行深入的挖掘、跟蹤和較全面的采訪;同時,傳統媒體對社會公眾具有巨大影響力,常常導致社會強力機構如政府部門對事件的關注和乾預,從而影響事件乃至輿論的走向。
『灌水』『拍磚』『人肉搜索』:網絡輿論三大壓力機制
一個網絡事件從『誕生』到粗具影響力,從某一論壇中迅速向其他網絡論壇溢出,離不開大量網友不辭勞苦的『灌水』。成千上萬的網友將該事件的網頁鏈接散布到其他網絡社區,或者發布到QQ群、MSN等即時通訊工具上,甚至直接轉發到朋友手機,短時間內該網絡事件幾乎可以做到『路人皆知』。
形成網絡事件吸引眾多網民眼球後,便進入『拍磚』階段,『口水與板磚齊飛』,分散的民意在網絡社區平臺上快速集結,洶湧的輿情在短時間內匯聚成強大的輿論壓力。一些具有高度傳染性的表達情緒的手段在此階段相伴而生:如制造流行語『很好很強大』、『很黃很暴力』,以及最近出現的『俯臥橕』;修改QQ、MSN頭像,反『藏獨』事件中,不少頭像變成了紅彤彤的中國心,被評論為『祖國山河一片紅』。這些為網絡輿情在瞬間所能達到的熱度給予了最直觀的注腳。
通過『人肉搜索』尋找事實的真相,也已經成為網絡輿論一大壓力機制。在『很黃很暴力』事件中,網友使用『人肉搜索』,將當事者的所有隱私信息公之於眾。事件之後,公眾為強大的網絡草根力量驚訝,也在反思網絡草根力量暴戾成癖、偏執成狂的另一面。各大媒體『規制人肉搜索』的呼聲不斷,論壇上也出現了不少『反思帖』。金兼斌教授說,無論是外部的壓力乾預還是論壇內部的反思內省,都體現了網絡社區本身初步具有某種自我淨化機制或『准生命體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