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各大汽車廠商宣布旗下車型官方降價的消息紛紛見諸報端。距離年底還有兩月有餘,汽車廠家按捺不住了,提前打出降價牌。但降價並非『萬金油』,部分潛在車主受車市價格頻繁波動所帶來的影響或將延緩購車。
車市不景氣消費者捂緊腰包
『十一』過後,有關全球汽車市場銷量下滑的新聞不斷見諸報端,國內車市也沒有因為『黃金周』而迸發出新鮮活力。盡管有數據顯示,車市正呈現恢復態勢,但能否迎來完美收官的第四季仍存懸疑。據統計,今年三季度國內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1.4%,多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造成車市銷售下滑的原因很多,在消費者看來,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國內油價的上漲、車輛使用成本的增加、車市價格的不穩定、股市的『跌跌不休』等,共同影響了車市的發展。
記者在一些4S店采訪時發現,看車的客流量明顯下降,很多人都是抱著『看一看』的心態而來。據經銷商介紹,目前車市不穩定因素太多,這讓很多消費者捂緊了錢袋子,不敢亂花錢。從市場來看,車市不景氣,汽車頻繁降價,也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車信心。而且,很多汽車不再具有可比性,十多萬元的中級車,有的降價兩萬多元,有的只有數千元,廠家的指導價指導意義不再,這給了消費者一種不穩定的感覺。長安福特柯蘭德店主管市場的負責人分析,現在信息透明度很強,全球金融風暴也會影響到消費信心指數,因此,汽車這種非必需的消費品首當其衝地受到影響。
多種因素延遲消費者購車計劃
暗降已成為目前車市的一種『暗流』,這不僅僅拖累了車市的景氣指數,也讓消費者分不清啥時是個『底』。據了解,汽車暗降的原因很多,但多數都是為了完成年度任務不得已而為之。有經銷商向記者透露,廠家為了攻堅去年的年度目標不惜犧牲利潤讓經銷商自由降價,就是為了獲得『銷量第一』、『完成銷售目標』的名聲,但如果競爭對手銷量較好,經銷商不得不暗自降價。另外,臨近年底,廠家為了讓年度報表更好看,拼命地向經銷商壓貨,因此,本市很多經銷商的庫房、停車場甚至轄區外都停滿了各種各樣的庫存車,就連以訂單制著稱的豐田汽車的經銷商也有不少『現車』,經銷商要把這些車賣出去回籠資金,就只有一個辦法——降價。
分析人士認為,降價會提昇車輛的性價比,但也會助長消費者『買漲不買落』的心態。今年下半年市場持續低迷,車市行情不穩定,價格戰頻頻爆發,加重了消費者的觀望情緒,從而導致持幣待購。而6月份以來油價的大幅度上漲,直接影響到車主的養車成本。盡管近期國際油價有所回落,但10月份北京油價的逆市上漲,也讓消費者感到了油價的不明朗,更加重了持幣待購的觀望心理。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