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現狀調查
千餘大學生寒假不回家
從本週一開始,本市高校正式放寒假。這兩天正是學生回家的高潮期,但也有部分同學因爲各種原因選擇了過年不回家。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本市各高校目前共有千餘名外地大學生寒假留守校園。他們爲何選擇不回家過年?他們又是如何度過寒假?連日來,記者對此展開了採訪調查。
選擇寒假留在學校過春節的,約有半數爲家庭經濟比較貧困的學子,而且這部分學子大部分來自貴州、廣西等較遠省份的山村。回一次家就要花費數百元的路費,對於他們來說,這幾百元可能就是他們兩個月的生活費。所以,一部分離家比較遠、回家不方便的同學成爲校園寒假留守族。他們大多希望留在學校裏,利用假期補習功課,同時能找到一份兼職工作,積攢一部分下學期的生活費。
南大法學研究生小張告訴記者,他找到了一家不錯的實習單位,想在假期裏好好工作,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所以甘願做起了“留守族”。不回家是否有壓力呢?小張說,他已經習慣了漂泊在外的生活,所以戀家的情感少一些。而另一名南開大學光電子專業的大二同學也有同感,他告訴記者,哥哥就在天津工作,彼此之間會有照應,所以過年不會有太大的思鄉壓力。而且回家路途遙遠,坐車也麻煩,倒不如趁着寒假好好學習,充分規劃自己的生活。
此外,還有一部分跟着導師做畢業設計或做項目的大學生也選擇了寒假留守,這部分學生大多是研究生或者大四畢業生。
儘管不能回家享受家庭的溫馨,但留守大學生的生活並不冷清。記者瞭解到,本市各高校均爲寒假不回家的同學開放了宿舍、食堂,部分高校的圖書館也會定期開放。爲了安排好留守學生的寒假生活,一些高校不但提供了校內勤工助學崗位,還積極聯繫相關企業,推薦大學生假期打短工。年前爲留守大學生髮放年貨、除夕夜各高校的領導還與留校過年的同學聚餐看春節晚會……這些安排都讓春節沒能回家的同學感受到了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