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西藏少女11年沒回家過年 最大心願畢業後建設家鄉陪媽媽

從左到右依次爲:安德、瓊達、明大忠、李真和郭玉。
瓊達,天津大學材料學院2005級本科生,來自西藏日喀則市東噶鄉一個偏僻小鄉村。今年的春節已經是她離家在外度過的第11個春節了。
見到瓊達的時候,是臘月二十四,週一,也是大學正式放寒假的第一天,平日熙攘的校園,一下子安靜了不少。天大九樓門前,堆着一箱箱的年貨,有蘋果、瓜子、花生、餅乾……作爲大四的學姐,同時又是春節留守校園的“元老”,瓊達正忙着給和她一樣沒有回家的同學分發年貨。
瓊達告訴記者,學校不僅給他們這些留守學生髮了年貨,還爲他們的假期做好了充分的安排。比如除夕之夜,學校便會組織大家一起守歲吃餃子,校領導也會去看望他們。有了學校的細心安排,外加上其他沒有回家的同學的陪伴,在天津的這個春節,不會寂寞。
A 求學之路
倔強少女爲讀書離家11年
日喀則是美麗的,但土地卻是貧瘠的。瓊達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藏民家庭,從小就喜歡學習,喜歡體育運動和唱歌跳舞,也從小就體會着父母的艱辛。
國家爲發展西藏教育事業採取了許多措施,其中一項就是創辦了西藏班,瓊達就是一個受益的幸運兒。她以百分之一的機率,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山東濟南的西藏中學讀初中。於是,僅僅12歲的瓊達離開了家鄉,踏上了求學的道路。這一走,就是11年。
但是,當瓊達走出日喀則的小山村的時候,才發現擺在她面前的困難:剛離開家鄉時,對飲食和氣候都不適應,尤其是在語言上。老師都用漢語講課,而瓊達從上初中才開始真正學習漢語。一些同學因困難太大放棄了,但瓊達卻從沒有想過放棄。“我堅信只要努力,沒有什麼不能克服的困難。”於是,小瓊達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加倍勤奮地學習漢語,終於得以繼續學習下去,並考上了江蘇的高中西藏班。2005年高考,瓊達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天津大學,成爲綻放在北洋園裏的一朵高山雪蓮。
正當瓊達滿懷壯志地準備投入到大學生活中去的時候,學習上更大困難在等待着她——大學的課程又多又難,有的老師講課口音重,瓊達理解起來非常困難。而且因爲一直在西藏班學習,相對於從全國各地以高分考入天大的學生來說,瓊達知識的深度和紮實度都有所不及。她發現自己經常跟不上老師講課的思路和進度,學習成績更是遠遠落後。
面對這樣的困難,無論再難也不能放棄的想法又支撐着瓊達更加努力地學習。於是,她在自習室裏執着地啃着課本,追着老師不停地問問題,開始奮起直追。瓊達的努力和她遇到的困難,都被老師和同學看在眼裏,也都給了她很多的關心和幫助。最終,瓊達的學習成績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到了大三學期末,平均分比剛入學時提高了22分,現在已經迎頭趕上了大家,並獲得了國家助學金。但瓊達沒有滿足,她相信,她能做得更好,所以她仍然在不停地努力。
B 留守生活
假期不回家打工掙生活費
“我剛上大學的時候,學校減免了部分學費,並給了我助學金。同時,我還申請了國家助學貸款。”瓊達告訴記者,她一直都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因爲是國家的政策讓她走出了高原小山村來到東部地區讀中學,又是國家的助學貸款政策和學校的助學金政策,讓她得以順利繼續大學學業。在這種情況下,她就要比其他同學付出更多的努力來學習,並儘可能地用自己的力量來解決自己的生活費。
於是,大一那年寒假,瓊達找到一份保姆的工作,負責照料一個兩歲半的小女孩。瓊達告訴記者,她做保姆的那個家庭人都特別好,小女孩的父親在南開大學讀博士後,夫妻倆對她特別照顧。寒假帶孩子一個月1000元的收入,足可以解決她三四個月的生活費。“小女孩現在6歲半了,從大一的寒假到大四的寒假,我帶了她四年,現在我們之間的感情已經很深了。”瓊達說,也正是因爲有了這份做保姆的工作,她的寒假纔不至於太寂寞,也不至於太想家。
而暑假裏,瓊達就出去打工。“我漢語不好不能做家教,但我有體力,我可以在超市、飯店打工……”瓊達告訴記者,在飯店刷盤子的經歷讓她記憶猶新。那是大一的暑假,她每天上午10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洗着似乎永遠也洗不完的盤子和碗。“真累啊,有時候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但一想到兩個月能掙1200元錢,可以解決自己下學期大部分的生活費,就堅持幹下來了。”瓊達笑笑說,正是靠着假期打工的收入和學校發的助學金,她不僅在生活上能夠自給自足,甚至還能補貼些家用。爲此,她感到非常驕傲。
記者此時留意到,瓊達握在一起的雙手有些微紅,而且顯得有些粗糙。
C 展望未來
我要回去建設家鄉陪媽媽
今年已經大四的瓊達告訴記者,出來學習的11年間,她只在暑假回過4次家。“青藏鐵路開通了,我回家現在已經方便多了。”瓊達笑着告訴記者。
“每次打電話,我媽都問我需不需要錢,我都告訴她說不需要。”瓊達說,其實自己生活特別節儉,課本基本都是從學姐那裏借來的,專業書是從圖書館借的,也從未添置過不必需的衣物,現在身上穿的羽絨服還是大一的時候學校補助的,已經穿了四個冬天。
不回家,不代表不想家。瓊達告訴記者,她是家裏最小的孩子,也是父母最疼愛的孩子,每次她離開家的時候,母親都要從村裏一直送她到日喀則的車站,把她送上車。“每次,我都會哭得一塌糊塗。”11年,沒有在家過過一個春節,瓊達說她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早日畢業回到西藏,回到父母身邊,在他們身邊多待幾天。
說到這,瓊達開心地告訴記者,不久前她當上了學校的自強之星,學校獎勵了2000元獎金,她用這錢給父母每人買了一身絨毛褲,還買了很暖和的襪子和手套,一起寄回家了。“我爸媽特別高興,我也特別高興。再想想自己還有半年就可以畢業,就可以回到家鄉工作,守着父母,我就更高興。”瓊達說,這個寒假她正在準備西藏的公務員考試,儘管目前的工作單位還沒最終確定,但她仍然首選回西藏建設自己的家鄉,這也是她離家11年辛苦求學的最大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