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國科技大學前任校長朱清時日前表示,名校的高分壓力使得很多優秀的人纔被扼殺了。少年班的學生做學問,掌握精髓要義,考個七八十分,就可以了,不要為了考100分而在細枝末節上浪費時間。(據2月2日《中國青年報》報道)
現如今,『言必稱雙百』已成為不少學生為自己設置的學習目標,父母也往往習慣於以『雙百』來作為給予孩子獎勵的條件。一時間,似乎只有得了『雙百』纔是成績,不得『雙百』,哪怕只差幾分便拿不出手,甚至就成了差生。筆者有位朋友的孩子,就僅僅因為與滿分僅僅一分之差而愧疚自責到痛哭不已的地步,而按照道理,99分實在應該是個相當不錯的成績。
於是,在上述『滿分情結』的驅使之下,越來越多的學生投入題海中以求煉就『滿分不破』之身,而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即便是早已做過很多遍、手到擒來的題目,學生們還是得不厭其煩、反反復復地演練,只求到了考場上別因為少演練一遍而不幸搞出紕漏,抱憾滿分。
不少學生甚至沈迷於偏題、怪題的求解,並以此為『滿分』做好所謂最充分的准備。至於各級各類學校,也同樣在為學生的『滿分工程』不遺餘力,筆者住所附近的中小學,平常周末同樣按時響起上下課的鈴聲,學生們更是一個不少地成為周末在校生,就連春節期間,明明是屬於中小學生們的快樂寒假,這些學生卻比上班族們放假更晚,『開工』更早。然而,學生的時間和精力同樣因為有限而寶貴,當學生們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對於『雙百』、『滿分』的追求,當重復演練類似甚至同樣的試題佔據了全部課餘時間時,顯然無異於把學生有限而寶貴精力投入到無意義的簡單重復中去,不僅限制了學生自我發展的空間,更讓學生們本該具備的無限可能都成了『不可能』。這樣的教育模式,稱之為『扼殺人纔』,並不誇張。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科大校長朱清時有關『名校的高分壓力使得很多優秀的人纔被扼殺了』的觀點,可以說直指教育理念上的沈?。不過,僅僅是指出『滿分情結』的問題,恐怕還不能一舉破除『高分扼殺人纔』的悖論。事實上,『雙百』之所以有如此大的誘惑力,『滿分』之所以能夠成為難以割捨的情結,其實並非自發形成。高考的分數指揮棒,學生好壞的分數評判機制,其實纔是『高分壓力』和『滿分情結』的始作俑者和真正根源所在。
看來,朱清時校長『考個七八十分就可以』的教育理念真要獲得認同,得到落實,真要讓學生、家長和教師們都從『滿分情結』中走出,改變分數決定論的指揮棒效應,革新唯分數是舉的學生評判機制,無疑是必要的前提。(吳江)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