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日,本報報道了『「水餃皇後」為元宵節申報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事,網上熱議的元宵節申遺話題也由此延伸至津城民間。在大家對民族傳統節日的熱烈討論中,牛年的元宵節已經悄然而至。
【專家觀點】
元宵節申遺對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有好處
羅澍偉(天津市社科院研究員):『元宵節可以申請聯合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因為元宵節現在已經是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了,如果能更進一步,成為世界級遺產,那麼對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是有好處的。中國的元宵節距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了,在二十世紀初期,東亞的很多國家都過元宵節,直到現在,元宵節不只是中國在過,只要有華人在的地方都有元宵節。所以,如果能成為聯合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必然能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民族的文化傳統。』
【民間聲音】
別再讓人家搶走咱的遺產
康雷(外企程序研發人員):『不但要把元宵節申遺,中國的重陽、端午、中秋、七夕都該申遺,這就像注冊商標一樣,只有申報了,人家纔知道是你的。否則,就算你已經流傳了幾千年,被別人搶注了,照樣不屬於你的。』
【商家視角】
對保護傳統食文化有幫助
郭先生(某十大湯圓品牌天津地區銷售經理):『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支持讓咱自己的節日走向世界。作為一個從事元宵食品的商人,我更支持了。如果能申遺成功,我們就可以在包裝上注明「世界文化遺產專用食品」,外國顧客更有欲望購買了,咱自己吃著也特有面子。』
許先生(食文化研究會會長):『元宵節有著兩千年的歷史,之所以流傳至今,不僅僅是因為它的逛燈會、扭秧歌等習俗,最主要的還是元宵一類節日傳統食品的魅力,以及它代表的美好寓意。其實,在元宵節的流傳過程中,很多古代元宵節的傳統食品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像面繭(音繭)和焦譔(音賺)。面繭是一種外形似繭的面食,而焦譔則是烤餅的一種,這兩種食品在唐朝流行,算是湯圓的前身,在宋朝之後逐漸消失。如果元宵節能申遺,那麼這些傳統的食品就會被大家了解,對保護傳統的食文化也有幫助。』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