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大病補償高限達基本收入6倍
永蔚:剛纔您也提到了三年基本醫療保障要覆蓋90%的面,對老百姓來說他感覺到的直接實惠是什麼?
陳竺:因為實際上明年按照實施方案的話,明年對新農合和城鎮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投入還要增加,我們講應保盡保,現在我們認為一方面是擴面,另外一個就是提高水平,提高水平主要是指大病的補償能力,大病補償的封頂線會達到城鄉居民收入的6倍,這樣補償率就可以大大提高。比方說新農合,到去年年底大病大概只能補償百分之三十幾,我想到明年應該可以提昇到50%以上。
永蔚:未來公立醫院改革中,我們的診療費能夠用基本醫療保障來報銷嗎?
陳竺:是的,我剛纔提到大病現在補償的水平就是基本收入的6倍了,城鎮居民去年的基本收入是人均一萬三千七百多,乘六,就要超過九萬了,像這樣的水平就相當不錯了,關鍵是基於這樣一個承受能力,大醫院能不能通過進一步地降低成本,盡可能采用基本藥物和適宜技術,讓人民群眾基本醫療能夠得到保障,這就是一種很高的要求了。
困難群體看病『雙保險』
永蔚:在城市的居民,比如說一個重癥患者,拿一種病來說,它的報銷比例會有多少。
陳竺:以大家比較關心的兒童白血病,以這個為例的話,我們就要在大病統籌范疇裡面,給予考慮,一方面建立補償制度、保障制度,另外一方面通過合理的診療,要能夠控制這個費用,主要強調基本藥物和適宜技術的應用,這樣使得兒童白血病這樣的大病,也能夠在我們現在基本醫保的制度框架內,能夠實現基本醫療服務。
永蔚:因為溫總理幫助了白血病兒童,使大家引起了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對於困難群體治病的費用怎麼來保障他?有沒有考慮?
陳竺:考慮了,我們現在講的基本保障制度,實際上還有一個補充的制度,補充的制度就是民政方面的大病救助,就是對困難群體提供的,我想一方面還是要依靠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核心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地發揮我們的救助制度,還有社會公益性的那些資助的渠道吧,基金會等等這種方式,來實現我們的孩子的大病都能夠得到一個基本的醫療。
基本藥物制度築起生命保障線
永蔚:說到國家要建立基本藥物制度,對老百姓來說這部分的實惠是怎麼體現的呢?
陳竺:第一,人民群眾常見病的一些首選藥物,就能夠得到高質量的、足夠數量的保障,而且能夠實現公平享有,而且基本藥物的報銷比例會比較高,比其它的非基本藥物報銷比例要更高。
我經常舉的一個例子,比方說我們把胰島素也列到了基本藥物目錄裡面去了,這就意味著我們國家上百萬的需要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病人,每一個人都能夠公平地得到這樣一個藥物。實際上基本藥物並不僅僅是對付那些小病的,一些重病比如:包括腫瘤、心血管疾病等等,很多重大疾病的藥物都在這個目錄裡面。所以我想基本藥物制度的建立,當然也包括不斷調整的基本藥物的目錄,會給我們群眾就醫帶來極大的實惠,而且基本藥物在基層醫療衛生單位應該是全部配備,而且零差率地銷售,15%的差價沒有了。因而可以說既是高質量的,又相對來說價格是比較合理的藥物保障體系。
讓人人享受公共衛生服務的陽光
永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方面,我們的目標是逐步實現均等化,這意味著什麼?
陳竺:在公共衛生服務方面,特別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我們現在提的目標是逐步實現均等化的服務。所以這裡面就包括了經常性的服務,如個人健康檔案的建立、預防接種、慢性病的管理、健康教育、健康促進等等。
另外還有公共衛生的若乾重大專項,比方說像乙型肝炎的疫苗,15歲以下的人群全部接種,我們一定要把中國乙肝大鍋的帽子扔掉。我們的重大疾病,艾滋病、結核病、血吸蟲等等都有一些重大項目的安排。此外還有婦女和兒童的健康,農村的孕產婦住院分娩現在推向全國,這會極大地降低嬰兒死亡率和孕產婦的死亡率,這樣的重大項目是真正讓人民群眾得到實惠的。
打造穩固的縣鄉村醫療網
永蔚:我們知道,提昇全民的醫療服務水平,農村看病困難更多,農村服務體系建設是怎麼考慮的?
陳竺:為了做好這些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的服務,我們特別要強化或者叫完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體系的建設。在城市主要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農村我們現在提的是縣鄉村三級的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所以實施方案當中,特別提到了縣醫院的建設,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縣醫院是一個區域的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它是三級網絡的一個龍頭,龍頭必須要強。與此同時,我們要加強中心鄉鎮衛生院的建設,也要完善村衛生室的建設,所以把這張網做得更強,龍頭能真正發揮作用,網底做紮實。
我剛纔講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這個系統的能力就能夠具備了。然後就是公立醫院的改革,我想這次的改革應該是能夠實現總理提出來的要求,就是人民群眾要得實惠,醫務人員要得到鼓舞,管理人員要能夠弄明白。
培訓住院醫生提昇基層醫療水平
永蔚:您談到了基層醫療機構的建設,其實一直以來倡導大家,在城市小病到社區醫院去看,在農村大家也到附近的診所治療,但實際上我們看到大醫院還是人滿為患。
陳竺:這幾年的情況是這樣的,社區服務中心它的診療量在明顯地增加,但是與此同時大醫院的門診量也還在增加,我注意到實際上增加的幅度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更大,但您講的是對的,人民群眾就醫的習慣,大家還是比較認同大醫院,主要是認為醫生的水平高。
我想我們在加強硬件設施建設的同時,提昇我們隊伍的整體素質,特別是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素質是非常之重要的。我想對於已經有的人員,我們主要是要加強培訓,同時,我們應該輸入更多的新鮮血液,所以這一次的醫改方案,在強調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完善當中,提出一個人纔培養的目標,就是住院醫生培訓制度的建立,這個主要是要依靠我們的大醫院、教學醫院,培養更多的住院醫生,而且住院醫生主要不是為大醫院本身培養,而是為社會培養。經過大概三年左右的住院醫生的培養以後,大部分的這些人都能夠到基層去,到社區去,到我們的縣鄉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去。這樣的話,人民群眾就會更加有信任感,你的水平更高了。我想這是我們要特別加大力氣做的一件工作。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