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09年5月8日,56歲的翟利新背著自家的鐵床從山上慢慢往下走,50多公斤的鐵床把脊背都要壓彎了,走了近兩個小時,翟老漢滿頭的大汗。越過最近的山頭,翟老漢看見了一片白色的房子,老漢笑了。
那裡就是他的新家。
5·12地震,陝西省寧強縣燕子砭鎮木槽溝村受災嚴重,全村166戶百姓的房屋全部受損,天津對口援建陝西寧強、略陽,為木槽溝的村民蓋了166套新磚房,一輩子住在大山裡的村民們終於走出了大山。
大山裡沒有電,不通路,住的是土坯房,新安置點裡有客廳,有廚房和廁所,挨著公路,老百姓再不用為孩子上學發愁了。為感謝天津的幫助,百姓們把木槽溝村改名為『東麗村』。
青木川的袁大娘坐在粉刷一新的房子前,一臉的笑容。青木川,一個美麗的名字,一座百年歷史的小鎮,它位於陝西西南角,與四川、甘肅接壤,明成化年間所建,現留有大量保存完好的古街、古祠、古建築。
5·12地震後,美麗的青木川面目全非,百年的老建築傷痕累累。天津援建的工作人員到了青木川,投入2000萬元,要還原古鎮的面貌。古建築修復已經完成,百姓的新宅正在修建,朴實的百姓已經有了發展旅游業的向往。袁大娘得到了天津援建的2萬元救助金,上世紀80年代的老房子有了翻新的資金。
地震1周年,災後的陰影正在逐漸消失,我們看到更多的是重建後的新生與希望。
寧強,記者此行的目的地。寧強是陝西的重災區,天津對口援建,共投資190087萬元,修建了寧強縣天津醫院、寧強縣天津中學、磚場、養老院等174個項目。
如今的寧強已看不到太多災難留下的痕跡,如今的寧強人看著新建的建築,滿懷憧憬:『寧強一定會越來越好的。』